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零五章 哀民生之多艱(1/2)

作者:鱘魚字數:4980更新時間:2021-07-31 00:56:38

    還有兩個月就是秋收,今天的年景隻能說勉強,加上從高麗那邊運回來的糧食,做到收支平衡不難,即使缺一些,也可以從江南等地購買。

    這就是有海外飛地的好處,高麗產糧,石見銀礦出金銀,而信安軍出產的商品也有了穩定的銷售地,形成了經濟循環循環,是信安軍財政穩定的重要因素。

    否則契丹人被打跑了,女直人現在還不太會做生意,信安軍的商路鐵定會出問題,前兩年的未雨綢繆,今天總算收到了應得的回報。

    在外人看來,李茂最重視的是信安軍的騎兵,戰鬥力,實際上李茂在治政方麵投入的心思一點都不少,花費的心血不亞於信安軍鐵騎。

    屈原在離騷中就說過,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李茂對此深以為然,興亡百姓苦,而底層百姓的生活是個什麽樣子,兒子李無生的那份調查研究的報告就在桌案上擺著呢!

    翻開李無生的調查實踐,這份報告還沒有寫完,但大體的框架和某些方麵已經非常細致。

    李茂有時候不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腦袋是怎麽長的,李清照又教給李無生多少後世的知識,李無生自己又是怎麽融會貫通的,反正在李茂翻看這份調查研究的時候,腦門額頭沁出了一層汗。

    調查研究抽取的是一百個樣本,每一個樣本具體就是一戶人家,階層各不相同。

    有失去土地以做雇工或者佃戶為生,有小手工業者家庭,也有商人和地主,甚至還有官吏之家。

    李無生把這些以家庭為單位的樣本各方麵剖析的明白,歸納總結,清楚把李茂治下的主要問題呈現出來,李茂看完之後腦海裏隻剩下了四個字,任重道遠。

    信安軍治下有著良好的經濟財政循環,但李無生一針見血的指出這是一種畸形繁榮。

    在北地五州已經出現了各種沒有想到的小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是一顆炸彈,現如今信安軍的底盤又從北地五州擴展到河北河東乃至燕雲十六州。

    不把這些問題調理好,一直依靠軍事上的勝利來保證治下的繁華,到最後隻能難以為繼,徹底崩盤。

    李茂看懂了這份調查研究,說白了信安軍就是通過吸血來壯大自身,從大宋朝廷身上,從黨項人,契丹人,高麗和倭國吸血。

    當沒有血沒有養分供給信安軍的時候,信安軍一旦有紊亂,整個體係結構隻會導致轟然倒塌。

    李茂早有練好內功的打算,李無生的這份報告佐證了依靠外部輸血,從其他地方吸血,都不足以支撐信安軍繼續發展壯大,軍餉輜重這一條就是個無底洞,有多少銀錢都永遠不夠用。

    朱砂筆蘸的飽滿,李茂提筆在李無生這份調查研究上批注,同時也有所補充。

    他準備把這個調查研究讓信安軍的文臣們都看看,也算初步確立李無生在信安軍中的地位吧!讓所有人都知道他李茂的兒子不是草包飯桶,信安軍絕對後繼有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