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二七章 善後標本之道(1/2)

作者:鱘魚字數:4808更新時間:2021-07-31 00:56:56

    宋江遲疑了一下,他任遼王內閣學士,而河東路也不是小地方,是在燕京陪王伴駕還是出任封疆大吏,利弊很明顯,他一時間難以抉擇。

    “王爺有命,宋江豈敢不從,定會彎腰下力,整飭好河東路地方。”宋江猶豫片刻做出了最後的決定。

    李茂見宋江最終選擇留在河東,深感欣慰,“那便做河東路巡撫使吧!年前解決好糧食問題,安頓好這些流民,同時了解一下河東路地方的實際情況,來年正月,本王要看到切實的效果,信安軍的土地新法,必須在明年秋收之前落實到位。”

    宋江躬身大拜,“王爺放心,宋江一定會盡快將信安軍新法推廣落實到每一家每一戶。”

    “裴宣到了之後,民生方麵多聽聽他的意見,公明要學會主抓大方向,攏全局,公明既然做了河東路巡撫使,那麽便有調兵之權,河東路境內的廂軍皆由你調遣使用。”

    宋江心中一熱,賦予他調遣廂軍之權,這是何等的信重,如果再辦不好河東路的差事,他真的要把自己掛起來了。

    黃潛善的速度不慢,準確的說河東路出了民亂,黃潛善不敢散漫,即便太原府沒有被民亂波及,他接到李茂的王命後立即當做頭等大事來抓。

    作為和李茂共事打過交道的官員,他深知李茂的脾性,所以親自押送二十萬石糧草來到了平定軍州。

    信安軍的斥候早先一步傳達了李茂的命令,所以當王善挑選出的一萬老弱婦孺流民離開浮山大寨沒多久,就遇到了運糧而來的黃潛善和信安軍兵馬。

    流民隊伍頓時騷動起來,如果不是有王善這位流民眼中的大善人在,怕是會一哄而散漫山遍野的逃跑。

    真到那個時候,信安軍不用幹別的,再聚攏這些流民就得費一番力氣。

    王善真拿出了心思和力氣,嗓子都喊破了安撫流民,再有黃潛善開始安排人發放米糧,是那種已經脫去麩皮的米糧,這些流民瞬間安靜下來。

    黃潛善做官多年,最會見風使舵,自從李茂加封遼王之後,河東路被劃為遼王藩國轄地,他就開始花心思琢磨著怎麽討好李茂,別被李茂給找個由頭砍了腦袋。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用心做事,上傳下達,掌握住這八個字,短時間內應該不怕掉腦袋的。

    “遼王仁義,不忍河東路老弱婦孺食不果腹,特意從燕京城趕來賑濟災民,爾等在遼王眼裏並非作亂的流民,而是吃不飽飯的良善百姓……”

    黃潛善歌功頌德是一把好手,又有米糧這等仿佛大殺器一樣的“道具”,李茂仁義體恤百姓的聲名在河東路百姓中逐漸的樹立起來,形象大好。

    每天都會從浮山大寨中走出近萬百姓,信安軍又出力修築了不少地窨子,供流民百姓棲身。

    十幾天下來,以王善為首的這次流民起義,總算被初步安撫住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