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五回 葬神仙馬秀才送喪 思父母匡童生盡孝(3/4)

作者:【清】吳敬梓字數:12102更新時間:2019-07-21 20:27:54

    馬二先生送殯回來,依舊到城隍山吃茶。忽見茶拿傍邊添了一張小桌子,一個少年坐著拆字。那少年雖則瘦小,卻還有些精神;卻又古怪,麵前擺著字盤筆硯,手裏卻拿著一本書看。馬二先生心裏詫異,假作要拆字,走近前一看,原來就是他新選的《三科程墨持運》。馬二先生竟走到桌傍板凳上坐下,那少年丟下文章,問道:"是要拆字的?"馬二先生道:"我走倒了,借此坐坐。"那少年道:"請坐,我去取茶來。"即向茶室裏開了一碗茶,送在馬二先生跟前,陪著坐下。馬二先生見他乖覺,問道:"長兄,你貴姓?可就是這本城人?"那少年又看見他戴著方巾,知道是學裏朋友,便道:"晚生姓匡,不是本城人。晚生在溫州府樂清縣住。"馬二先生見他戴頂破帽,身穿一件單布衣服,甚是襤褸,因說道:"長兄,你離家數百裏,來省做這件道路,這事是尋不出大錢來的,連糊口也不足。你今年多少尊庚?家下可有父母妻子?我看你這般勤學,想也是個讀書人。"那少年道:"晚生今年二十二歲,還不曾娶過妻子,家裏父母俱存。自小也上過幾年學,因是家寒無力,讀不成了。去年跟著一個賣柴的客人來省城,在柴行裏記賬,不想客人消折了本錢,不得回家,我就流落在此。前日一個家鄉人來,說我父親在家有病,於今不知個存亡,是這般苦楚。"說著,那眼淚如豆子大掉了下來。

    馬二先生著實惻然,說道:"你且不要傷心。你尊諱尊字是甚麽?"那少年收淚道:"晚生叫匡迥,號超人。還不曾請問先生仙鄉貴姓。"馬二先生道:"這不必問,你方才看的文章,封麵上馬純上就是我了。"匡超人聽了這話,慌忙作揖,磕下頭去,說道:"晚生真乃'有眼不識泰山'!"馬二先生忙還了禮,說道:"快不要如此,我和你萍水相逢,斯文骨肉。這拆字到晚也有限了,長兄何不收了,同我到下處談談?"匡超人道:"這個最好。先生請坐,等我把東西收了。"當下將筆硯紙盤收了,做一包背著,同桌凳寄在對門廟裏,跟馬二先生到文瀚樓。

    馬二先生到文瀚樓開了房門坐下。馬二先生問道:"長兄,你此時心裏可還想著讀書上進?還想著家去看看尊公麽?"匡超人見問這話,又落下淚來,道:"先生,我現今衣食缺少,還拿甚麽本錢想讀書上進?這是不能的了。隻是父親在家患病,我為人子的,不能回去奉侍,禽獸也不如,所以幾回自心裏恨極,不如早尋一個死處!"馬二先生勸道:"決不要如此。隻你一點孝思,就是天地也感格的動了。你且坐下,我收拾飯與你吃。"當下留他吃了晚飯,又問道:"比如長兄你如今要回家去,須得多少盤程?"匡超人道:"先生,我那裏還講多少?隻這幾天水路搭船,到了旱路上,我難道還想坐山轎不成?背了行李走,就是飯食少兩餐也罷,我隻要到父親跟前,死也瞑目!"馬二先生道:"這也使得。你今晚且在我這裏住一夜,慢慢商量。"到晚,馬二先生又問道:"你當時讀過幾年書?文章可曾成過篇?"匡超人道:"成過篇的。"馬二先生笑著向他說:"我如今大膽出個題目,你做一篇,我看看你筆下可望得進學。這個使得麽?"匡超人道:"正要請教先生,隻是不通,先生休笑。"馬二先生道:"說那裏話,我出一題,你明日做。"說罷,出了題,送他在那邊睡。次日,馬二先生才起來,他文章已是停停當當,送了過來。馬二先生喜道:"又勤學,又敏捷,可敬可敬!"把那文章看了一遍,道:"文章才氣是有,隻是理法欠些,"將文章按在桌上,拿筆點著,從頭至尾,講了許多虛實反正、吞吐含蓄之法與他。他作捐謝了要去。馬二先生道:"休慌。你在此終不是個長策,我送你盤費回去。"匡超人道:"若蒙資助,隻借出一兩銀子就好了。"馬二先生道:"不然,你這一到家,也要些須有個本錢奉養父母,才得有功夫讀書。我這裏竟拿十兩銀子與你,你回去做些生意,請醫生看你尊翁的病,"當下開箱子取出十兩一封銀子,又尋了一件舊棉襖、一雙鞋,都遞與他,道:"這銀子你拿家去,這鞋和衣服,恐怕路上冷,早晚穿穿。"匡超人接了衣裳、銀子,兩淚交流道:"蒙先生這般相愛,我匡迥何以為報!意欲拜為盟兄,將來請事還要照顧。隻是大膽,不知長兄可肯容納?"馬二先生大喜,當下受了他兩拜,又同他拜了兩拜,結為兄弟。留他在樓上,收拾菜蔬,替他餞行。吃著,向他說道:"賢弟,你聽我說。你如今回去,奉事父母,總以文章舉業為主。人生世上,除了這事,就沒有第二件可以出頭。不要說算命、拆字是下等,就是教館、作幕,都不是個了局。隻是有本事進了學,中了舉人、進士,即刻就榮宗耀祖。這就是《孝經》上所說的'顯親揚名',才是大孝,自身也不得受苦。古語道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而今甚麽是書?就是我們的文章選本了。賢弟,你回去奉養父母,總以做舉業為主。就是生意不好,奉養不周,也不必介意,總以做文章為主。那害病的父親,睡在床上,沒有東西吃,果然聽見你念文章的聲氣,他心花開了,分明難過也好過,分明那裏疼也不疼了。這便是曾子的'養誌'。假如時運不好,終身不得中舉,一個稟生是錚的來的,到後來,做任教官,也替父母請一道封誥,我是百無一能,年紀又大了,賢弟你少年英敏,可細聽愚兄之言,圖個日後宦途相見。"說罷,又到自己書架上,細細檢了幾部文章,塞在他棉襖裏卷著,說道:"這都是好的,你拿去讀下。"匡超人依依不舍,又急於要家去看父親,隻得灑淚告辭,馬二先生攜著手,同他到城隍山舊下處取了鋪蓋,又送他出清波門,一直送到江船上,看著上了船,馬二先生辭別進城去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