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七十二章 朝中議事(上)(2/2)

作者:狂風徐徐字數:4814更新時間:2022-09-27 08:19:48

    朱氏曾經聽兒子私下提及,崔信極為寵溺女兒。

    不多時,朱氏就回來了,笑著搖搖頭,“還算他知理,大郎遣派親衛護送西河郡公回朝,順道一並送來。”

    “西河郡公回朝了?”長孫氏笑道:“此去代州兩月,據說朝中議論紛紛。”

    嗯,的確議論紛紛,但並不是因為溫彥博,而是因為顧集鎮……淩敬私下就和朱氏提及,無論在哪兒,懷仁都能平地卷起三層浪。

    雁門關大捷,是李唐在改旗易幟後,在塞外與突厥的第一戰。

    籌建顧集鎮,也是在改旗易幟後第一次在塞外建立據點。

    顯然,才冊封郡王不久的李善展示了銳利的鋒芒,但這符不附和如今朝中的主流……不太好說,有禦史在早朝彈劾李善試圖挑釁突厥,引起大戰,但也有朝臣維護……如今朔州歸屬大唐,李善擇地建寨,難道也有錯?

    聖人李淵對此不置可否,顯然,至少要等溫彥博回朝才能知曉虛實……雖然李淵早就從密信中得知李善的全盤打算。

    如今的李淵和原時空的李淵是不同的,曆史上武德六年、武德七年,苑君璋依舊依附突厥,頡利可汗肆意攻打河東,甚至在武德七年主力攻陷雁門關,盤桓於忻州不走了,不停的襲擊太原府甚至晉州,鬧的李淵不得不讓李世民出手。

    但人家頡利可汗在盤桓忻州的同時,遣派偏師從靈州南下,一路攻破原州、隴州,連營南下,關中大震,李世民在河東那邊打了幾場,又匆匆忙忙跑到關內來……換句話說,在洛水大捷之後被閑置的李世民,在武德七年的時候是掌控了關內兵權的。轢攵仦說蛧

    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再加上突厥勢大,李淵在裴寂、太子李建成的慫恿下準備遷都。

    但這一世已經不同了,李善提前挑起了突厥的內亂,整頓兵備,堅守雁門關,最重要的是逼降了苑君璋……使突厥失去了攻城拔寨最有經驗、能力的一支偏師。

    武德六年、武德七年,馬邑得而複失,失而複得,幾場大戰都在塞外發生,除了江夏郡公李高遷的敗北之外,數場大捷讓李淵大喜,也讓李淵有了信心。

    所以,當李淵在兩儀殿召見溫彥博的時候,第一句話問的不是簽訂盟約,而是朔州局勢。

    “二月末,邯鄲王清洗馬邑駐軍,芮國公舊部散於代州、忻州,或屯田,或遣散,或與唐軍混編,隻留下千餘騎兵輔佐宜陽縣公。”

    溫彥博口齒清晰的將馬邑的局勢介紹的清清楚楚,“突厥大舉來犯,不敢言馬邑不失,但如今上下一心,必能久守。”

    頓了頓,溫彥博補充道:“再有顧集鎮、雁門關成掎角之勢,除非突厥舉國來犯,否則難以破之。”

    看了一眼旁邊的起居郎,李淵微微頷首,他自然聽得懂溫彥博這句話的意思,已經和突利可汗簽訂盟約,那突厥就不可能舉國來犯。

    沉吟片刻後,李淵側頭吩咐,“召宰輔、大郎、二郎、三郎。”

    關於朔州新建寨堡,李淵是需要表達一個態度的……至少是支持,還是反對,是默許,還是排斥,這決定著李唐對突厥的態度,以及李唐和突厥開戰的急緩。

    。您提供大神狂風徐徐的穿越初唐從上吊開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