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31章 金屬元素代謝(1/2)

作者:時光菌字數:4812更新時間:2019-12-08 00:36:34

    ps:先上傳,還沒修改,可以稍等看。

    鱗角腹足蝸牛除了那一身多重甲殼之外,還有一項頗為神奇的特點,那就是布滿腹足上的堅硬鱗片。

    數以百計的鱗片像瓦片一樣排列,保護著蝸牛的身體,保護蝸牛不受掠食者的侵害。

    根據得到的資料,這有可能是一種鐵質鱗片,如果確實如此,那麽這對於莫歌來或許將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能力。

    然而情況的複雜程度超過了莫哥的想象。

    他想要得到的是一種可以直接給身體表麵附加上一層金屬外殼的能力,但是似乎鱗角腹足蝸牛並不能辦到這樣的事。

    經過一係列分辨,它們腹足上的鱗片雖然確實不是普通的貝殼質,但是也同樣不是純粹的鐵質。

    反而跟螺殼上的最外層物質差不多,是一種鐵的硫化物,並且這些硬質硫化物的產生,似乎確實跟生存於蝸牛身上的共生細菌的代謝有關。

    那麽這種利用鐵硫化物的能力是否可以達到莫歌的要求?畢竟怎麽這也是一種在地球生物中堪稱絕無僅有的能力了。

    實際上是不行的。

    這裏讓我們先來看看正常蝸牛、甚至包括更多軟體生物的外殼和骨骼是如何形成的,它們的表皮細胞會分泌含有碳酸鈣的粘液,這些碳酸鈣會沉積凝固下來,然後形成硬質的支撐和保護結構。

    所以很顯然,多數無脊椎動物的外殼和骨骼以碳酸鈣(方解石、文石)為主要成分。

    鱗角腹足蝸牛在這方麵有所不同,它們可以利用硫化鐵,而硫化鐵顯然比方解石和文石要堅硬許多,這就造成了這種生物防禦無雙的表象。

    其實,剛剛破殼而出的它們與其它蝸牛一樣長著碳酸鈣構成的螺殼,但一段時間後,它們外殼就會慢慢的沉積出硫化鐵外殼,包括它們的腹足也也會慢慢被硫化鐵鱗片包裹保護起來。

    這裏先不管鱗角腹足蝸牛是通過自身細胞來沉積硫化鐵,還是通過共生細菌來完成這項工作,但是從實際上來看,這種能力遠沒有想象中那麽神奇。

    之所以形成這種機製,無非跟熱液噴口區環境中豐富的鐵元素含量有關。

    這個問題還可以擴展為:為什麽地球生物都以鈣元素作為骨骼的主要成分?

    因為在作為生命之源的海水中,可溶性鈣的環境含量高,容易被吸收,又容易固化成固體。

    這裏不能忽略一個事實,那就是“鈣”這種元素也同樣是一種金屬元素,普通生物提取鈣元素,形成無機鹽沉積成骨骼的過程,實際上和鱗角腹足蝸牛提取鐵元素,形成無機鹽覆蓋在體表並沒有任何區別。

    無非是環境中什麽元素更多而已,因為環境中鐵元素更為豐富,因此這種蝸牛或者蝸牛身上的共生細菌才漸漸進化出了以硫化鐵無機鹽為主要成分的外殼。

    這種代謝鐵元素,沉積形成外殼和骨骼的方式,與莫歌所期望的單質鐵外殼相去甚遠,實際上價值很值得懷疑。

    如果真的需要這種能力,那麽莫歌完全可以將自身發育骨骼的能力提取出來改造一番,同樣將沉積物質從鈣元素轉化為鐵元素就搞定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