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08章 製造第一批芯片!(1/2)

作者:紫蘇葉子蘇字數:7588更新時間:2019-10-05 16:28:45

    除了徐誌海這位看起來無比精壯更像軍人的教授之外,還有兩位名氣不在他之下的大牛也受邀而來。

    分別是參與過國內自主航空引擎設計與製造的工程院院士,京城大學工業工程專業講師,今年五十多歲的曹磊。

    以及北鬥導航衛星遙感芯片的設計與製造者之一,武大微電子學教授的沈長明。

    這三個領隊,都是工業領域的超級大牛,在國內工業人才庫中排名前列的存在。

    極限精密部,顧名思義就是精密到極點的設備、儀器製造、改進、組建等一係列活動的過程與結果。

    所以鍾子星對這個部門人才的要求不僅僅隻是涉及半導體領域的工業之花光刻機與工業明珠芯片這兩樣,同樣精密的工業王冠——發動機人才也是硬性需求。

    反正現在中子星科技資金回籠的速度越來越快,哪怕失去了三星、蘋果、因忒爾等等好多家巨頭的授權費,依然能夠支撐的起少量的投入研發。

    等到各類芯片有了訂單,就可以自負盈虧,擺脫其他幾個部分的資金供給。

    極限精密的創立宗旨與微觀集成部有些類似。

    後者是在微觀粒子上設計電路,前者卻是把無限微觀材質組裝成各類精密到極點的儀器,如納米機器人。

    這些部門都是相互關聯、相輔相成的。

    “實話,公司的這種芯片設計跳出四大主流架構86、AR、RIS-V、IPS,獨樹一幟,我剛看到的時候都嚇了一跳。”沈長明教授連接好蝕刻機,抹了抹頭上的汗水。

    “教授過獎了,想要擺脫國外各方麵的掣肘,隻有自己研發出新的架構……”

    研發新架構,談何容易?

    國內如此多的工程師,在全世界都能排在頂級的也在這些年裏紮堆出現,可就是走不出四大主流架構的陰影。

    要不是鍾子星的眼界早已經跳出來,又有無數的知識作為底蘊,可能現在用的就是開源RIS-V架構了。

    微觀集成部成立時間近五個月,前兩個月是研究鍾子星提供的雙子星架構,後三個月是在架構上探討以及設計電路,直到現在才拿得出手讓極限精密部開始流片。

    實驗室裏,微觀集成部的幾個負責人加上精密部的負責人,幾乎都在心裏默默祈禱這次設計能夠成功。

    如果失敗,對所有人的信心都是一次嚴重的打擊。

    當然,流出來的芯片無法運行的概率很低,鍾子星親自修改過幾處不太完美的地方。

    一旦成功,中子星科技從此以後再也不需要向外采購芯片,所有仙女座超算的各類器件都有自己提供。

    性能方麵他們有信心與一流的因忒爾處理器相媲美,當然肯定比不上已經被斷供的‘至強’,畢竟因忒爾這家巨頭在半導體領域耕耘了數十年,想要徹底追上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在頂級光刻機上也必須要突破封鎖。

    徐誌海教授帶上口罩,披上白大衣,指揮者實驗室裏數十位技術人員,同時把矽晶圓送入設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