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四章 堂堂三甲進士(3/3)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6642更新時間:2022-07-29 15:06:52

    這就是第二次鬆山戰役結束之後,羅誌學所推行的保鄉營內部的主要改革了。

    之所以選擇第二次鬆山戰役剛結束的時候推動,就是要趁著打贏來襲明軍的這個時間節點裏,羅誌學個人威望處於比較高的狀態,同時軍中士氣良好的時候。

    這要是換成了平常時候,羅誌學還擔心出現其他幺蛾子呢。

    部隊裏四個哨的改編問題不大,編製都不用動,直接換個稱呼,然後再補充新兵、補充一批冷兵器裝備就行了。

    第五哨訓練難度會比較大,畢竟是頭一次搞這些東西所以搞起來會比較麻煩,不過升官當了第五哨哨官的黃丁權積極性非常高,第二天開始帶著手底下的隊長,什長之類的繼續琢磨該怎麽訓練了。

    因為整編後缺額比較大,而明軍戰俘裏的確是有不少人投賊意願比較強烈的,因此羅誌學也選擇了部分明軍戰俘編入其中。

    挑選明軍戰俘的時候,基本原則就是自願、身體素質過關要過關。

    不自願的人羅誌學也不會逼著人家投賊,就讓他們在戰俘營裏待著幹活唄,反正保鄉營裏大把事情可以讓他們做,不管是開荒種地還是修橋鋪路都需要大量勞動力的。

    隻是吧,那些原為縣勇和民夫的戰俘們,這些人積極性不太高,寧願在戰俘營裏天天幹重活吃不飽,也不願意去投賊賣命。

    反倒是那些募兵為主的戰兵投賊意願比較強烈,基本上有三分之一的人在投降後,幾乎當場就表示要加入伏牛山保鄉營這個大家庭,還有三分之一的人在經過了幾天戰俘生涯後也表示願意為保衛伏牛山的花花草草奮戰。

    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因為那些縣勇和民夫基本都是官府臨時征召的魯山縣當地人,這些人其實都是一些普通人,他們不願意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賣命的同時,顧慮也比較多。

    但是那些戰兵們就沒有太多顧慮了,他們都是募兵,而且還是外地的募兵,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沒啥心理負擔,抱著給誰賣命不是賣命的前提下,他們對投賊什麽的也不是很反感,所以願意投賊的戰兵就比較多了。

    再加上小部分願意投賊的縣勇和民夫,以至於出現了兩百多人願意投賊的戰俘。

    這些人打散了分配到各部後也就差不多能填補空缺了。

    而就當羅誌學在鬆山搞整編的時候,在親隨的保護下好不容易逃出大山的王繼達也是琢磨著該如何向上頭交代。

    傻乎乎的照實對上頭說那肯定是要完蛋,就算好也會是一個罷官撤職的下場。

    所以得弄個混淆是非的版本出來,這要是把故事講好了,後續再好好操作一番,非但不會被責罰,說不準還能官升一級呢。

    打仗什麽的他王繼達不會,但是要說寫文章編故事,他王繼達還是很有自信的。

    他可是堂堂三甲進士,從縣試到殿試,一路從科舉路上硬生生殺出來的,一支毛筆下不知道幹翻了多少讀書人才站在如今的高度上。

    如今寫篇文章混淆是非,講個故事而已,對王繼達而言輕而易舉!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