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八章 初步工業化(3/3)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6496更新時間:2022-07-29 15:06:54

    別問為啥,問就是大明自有國情在!

    一門六百斤火炮的造價不過一百多兩銀子,這個價格興許在其他人看來很貴了,但是在羅誌學看來卻是屬於完全可以接受,甚至是覺得便宜的價格。

    一百門火炮才不過一萬多兩銀子,這不是便宜是什麽。

    考慮到火炮本身的造價不算高,所以羅誌學是打算先把火炮搞出來再說,有騾馬用就當野戰火炮用,沒有騾馬就固定部署當城防火炮唄。

    總之,甭管怎麽用,但是火炮一定要有,一定要多!

    至於張馬林擔心的騾馬問題,則是需要看林冬生和王大壯他們在山外的收獲有多大了。

    保鄉營裏的騾馬,大多都是孫成立時代的時候帶過來的,還有一部分則是在過去幾個月裏從周圍村寨裏搜羅的,而伏牛山一帶本來貧瘠,山民們可沒多少騾馬,因此征召光了也沒能征召多少。

    而隨著保鄉營的規模持續擴張,尤其是騎兵規模從六十多騎增加到一百騎,成立炮兵部隊以來了,對騾馬的需求也就越來越大,進而產生了保鄉營的嚴重騾馬緊缺問題。

    這個問題在伏牛山內部是無法解決的了,隻能是指望出山的林冬生所部以及王大壯所部能不能帶回來足夠多的騾馬。

    羅誌學也不要求什麽他們弄回來大量的優秀戰馬,隻要能帶回來一些可供役用的騾馬就行了。

    甚至連驢子都是可以的……

    而在他們回來之前,羅誌學也沒閑著,他繼續盯著各方麵的營務,見完了張馬林,聽過了炮兵部隊的建設外,他又跑到了剛全麵遷移到鬆山村來的兵器作坊進行新一輪的視察。

    已經榮升兵器作坊管事的宋鐵匠恭恭敬敬的站在羅誌學麵前,對羅誌學介紹著兵器作坊裏的情況。

    “大將軍,兵器作坊如今的所有人手都已經從三水村裏過來了,因為前頭大將軍您已經提前吩咐在三水村設立煉鐵爐子和水錘,所以我們的複工進度非常快,現在已經是開始全麵生產了。”

    “大將軍,這就是您之前吩咐的水錘,這東西好用的很,打起鐵來比我們手工打力氣大不說,而且用力還均勻,打出來的鐵都更好,並且日夜不停,這一架水錘,比得上十幾個打鐵匠了。”

    羅誌學隨著他指著的方向看去,前頭就有座廠房,而廠房外頭是溪流,這條溪流被直接築壩,溢滿的河水從高處往下衝擊,進而帶動堤壩後的一座水車不停的轉動著,隨著水車的轉動能聽見屋子裏麵不斷傳來叮當響的錘打聲。

    “走,去看看!”雖然這玩意是羅誌學親自指點,甚至都是工匠們一起商量畫出來圖紙才弄出來的東西,但羅誌學還是第一次看到實物。

    對此,羅誌學還是很期待的。

    畢竟,這是他第一次嚐試推動工業化,盡管這隻是水力工業化,但是這依舊意義重大。

    隻要能搞成功,誰敢說伏牛山不是一個工業國……

    唉,好像也有點問題,羅誌學還沒建國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