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七十七章 北伐的前奏曲(2/3)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6438更新時間:2022-07-29 15:09:33

    眾多載重能夠達到一噸,用於普通道路的四輪馬車開始被批量製造出來,還有部分專門用於良好道路的重型四輪馬車也是被陸續打造出來,這種重型四輪馬車的載重量能夠達到一點五噸。

    還有大批對道路適應性更好,哪怕是在野地裏也能勉強機動的雙輪馬車,更是批量生產的重中之重。

    按照陸軍方麵的規劃,預計參加北伐戰役的所有部隊,其輜重部隊要一律騾馬化, 配屬不同種類的四輪、雙輪馬車, 一個師的輜重部隊所攜帶的物資,要能滿足全師半個月的口糧需求以及一場大規模戰役的彈藥需求。

    這還隻是陸地運輸方麵的準備,實際上這一次北伐作戰的後勤運輸,陸地運輸隻是負責前線運輸以及非運河方向的運輸而已。

    而真正的北伐物資補給生命線,則是長江-京杭大運河-黃河-淮河等眾多的河流。

    利用這些河流、湖泊所組成的河運網絡,才會是大楚帝國整個北伐戰役裏的生命線。

    為了順利完成龐大的河運規劃,大楚帝國後勤部方麵已經是委托海軍艦政司,設計了多種標準化的內河運輸船。

    有用於長江幹線運輸的大型內河運輸艦,這些船隻載重量比較大。

    此外還有會大量用於中小河流的中、小型運輸船。

    而這些船隻裏,為了方便裝運物資,也會進行分門別類,比如專門裝運糧食的船隻,其船艙和專門運輸火炮的船隻,是有極大區別的。

    一共有三大類十多種船型,用於在不同水文條件下,運輸不同的物資。

    按照計劃,大楚帝國為了整個北伐計劃,將會打造至少八千艘各類內河運輸船隻。

    而這,還僅僅是一部分所需船隻而已,因為大楚帝國在這之前,已經是陸續繳獲了一大批明廷的漕運船隻,而後續北上過程裏,大概率也能夠在京杭大運河上繳獲大批的這種船隻。

    雖然漕運在去年的時候已經斷了,但是用於漕運的船隻可是還在呢。

    到時候,多少也能繳獲這些漕運船隻。

    保守估計,到時候至少需要兩萬艘內河運輸船,才能夠維持整個北伐戰事的需求。

    嗯,這個需求,其實也不僅僅是楚軍自身的糧食和彈藥需求,同時還需要為攻占下來的控製區裏的民眾們提供一部分的口糧。

    如今北方數省嚴重缺糧,如果到時候大楚帝國不及時調運糧食補充當地的糧食市場,那麽不可避免就會出現餓殍滿地,三天兩頭就冒出來一群流民的情況。

    這種情況羅誌學自然是不允許出現的。

    因此整個北伐戰事的後勤供應裏的糧食供應,還包括了支援北方數省民眾口糧的數量。

    按照估計,整個北伐戰役裏,大楚帝國保守估計都需要向北調運至少五百萬石的糧食。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五百萬石的糧食,並不是說都是運輸到幽州城去的,而是由南到北,從江北一直到山海關的總消耗。

    即便如此,這個運輸總量也非常龐大了,會對如今的京杭大運河體係造成非常沉重運輸的壓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