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八十七章 打不過就加入(3/3)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6372更新時間:2022-07-29 15:09:37

    雖然此人在外界名聲不顯,基本不參與外界的事務,一年到頭都是窩在翰林院裏,但實際上他的權限非常的大!

    要知道大楚帝國的翰林院裏,每一個科都是能直接對應各部的!

    同時羅誌學明確規定,文四品以上,武上校以上,皆有呈遞密折之權限,任何人不得阻攔,私拆。

    通過密旨製度再加上翰林院,必要時候羅誌學是能夠直接越過各部,直接以翰林院為京畿各機構,通過密旨對偌大帝國實施緊急統治。

    而這一切光靠製度還不夠,必須還要有一定的武力作為保障。

    這個武力自然不是說軍隊,而是特指翰林院內務調查科。

    這個被外界擁有多稱呼,被稱之為‘翰統、’‘翰廠’、‘內務科’的情報機構,自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承擔起來了極為重要的職責。

    他們負責監控百官,提前扼殺各類可威脅到皇權的風險,是保障大楚帝國皇權體係順利運轉的匕首!

    而這把匕首,就抓在掌院學士賴德輝手中!

    某種程度上來說,此人的權柄,有點類似明廷裏的司禮監掌印太監,比如說協助皇帝處理公務的批答奏章,掌傳宣諭旨、又比如掌控情報力量的提督東廠、西廠等。

    當然了,如今的大楚帝國和明廷那邊不一樣,羅誌學基本不親自批閱大量的奏折,不參與詳細事務,所以這個批答奏章的權限是沒有的。

    再加上參務院的存在,所以賴德輝大體上,相當於弱化版的司禮監掌印太監。

    ——

    而這,也就不得不說一說這個參務院了。

    參務院,這實際上並不是一個機構,不存在於任何官方文件上,隻存在於人們口中稱呼上。

    羅誌學任命參務大臣的時候,也沒有任何文件形式的聖旨,隻有口諭,並且這種口諭也不是調參務大臣入參務院擔任參務大臣,而是調其‘入宮參讚要務’。

    屬於有實無名的一種職務。

    皇帝承認的時候,參務大臣就是權勢龐大,但是皇帝不承認的話,參務大臣沒有任何意義。

    這也是為什麽各參務大臣,都有兼任一個機構一把手的原因,好歹要有個本官,不然連個領工資的地方都沒有…

    嗯,至少在目前來說是這樣的,至於以後會不會演變為實際性的職務,又或者出現什麽新的形勢取代參務院,這都是很難說的事。

    製度嘛,都是一直在變化的,不太可能說製定了一項製度後就能夠一直順利運行下去的。

    等到了環境發生了變化後,製度也會相應的發生變化,至於是變壞還是變壞,那就很難說了。

    至少目前來說,羅誌學覺得這種自己管理參務大臣和協辦大臣,由參務大臣分管,各協辦大臣也就是其他尚書、權重侍郎們具體負責某項事務的製度還是用著比較順手的。

    至於以後,以後的事誰知道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