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八十六章 最後一個印度人戰死之前帝國絕不屈服(1/5)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15368更新時間:2023-08-20 13:54:02

    作為在大航海時代崛起,先後在世界眾多地方都占據了大片的殖民地,尤其是在美洲地區擁有大量殖民地的西班牙,在麵對戰爭的時候不得不說是有一種底氣或者說自信的。

    當大楚帝國大規模炮擊並登陸加的斯之後,西班牙人並沒有和隔壁的葡萄牙人一樣,隻是麵臨了小小的戰敗就舉國投降。

    西班牙人反而是采取了主動退出沿海地區,在內陸地區集結兵力進行頑抗的策略。

    三萬大軍,這就是西班牙人在麵臨楚軍侵略之後,短時間所集結起來的軍隊。

    他們既有來自加的斯地區的原駐防兵力,也有艦隊裏上岸的水手,不過更多的還是周邊地區趕來增援的西班牙援軍。

    這些軍隊裏其實有一些也並不是西班牙方麵國控直接掌控的軍隊,不少都是附近貴族的地方軍隊。

    這年頭的歐洲,還保留著傳統的分封製度呢,國王也不過是最大的貴族,下頭還有一大堆亂七八糟的貴族,這些貴族們也擁有軍隊,並且在戰爭時期為國王效忠上戰場。

    但是今天,他們都聚集在加的斯港口以北七公裏外的哈凱斯堡一帶。

    這個在昔日裏不值一提,在曆史上沒有留下任何名字的小村莊地帶,在今天卻是因為西班牙人以及楚軍的陸續到來而注定要名留青史。

    承順三十七年九月初四,初秋的天氣非常的清爽,沒有遭到任何工業汙染的天空湛藍無比。

    當天早上,作為楚軍先鋒部隊的印度第三師下屬第九步兵團最先抵達哈凱斯外圍地區。

    不過並沒有立即發動進攻,而是在外圍停留。

    在印度第九步兵團的側後位置,是印度第三師下屬第七步兵團。

    至於印度第三師的另外一個步兵團,也就是第八步兵團並沒有出現在戰場上,而是加強了印度第三師炮兵營,騎兵連組成了一個混成團,朝著西北方向進軍。

    根據前期的騎兵偵查報告,楚軍在這一方向裏發現了大批西班牙援軍的蹤跡。

    這個印度第八混成團的任務就是攔截這支西班牙援軍,不讓他們出現在哈凱斯方向,也是避免他們繞過前線大隊,直接偷襲到加的斯這個後方大本營。

    因此此戰裏,印度仆從軍第三師的主力隻有兩個步兵團,實際上這兩個步兵團也不滿編,因為過去的西非戰事裏,印度第三師先後留下了不少兵力駐防西非各港口,雖然每個港口留下的兵力可能就隻有數十人,百來人,但是匯總起來留下的兵力還是比較多的。

    因此這兩個步兵團匯集起來的兵力隻有四千多人的規模!

    然後再加上印度第三師師部的少量數百人。

    此外印度第三師的輜重營,則是留守在加的斯,承擔當地的基本守備任務。

    一萬多人的印度第三師,經過一係列的作戰以及抽調後,實際上出現在哈凱斯堡戰場上的兵力,已經隻剩下四千多人了。

    在印度第三師兩個步兵團的後方,是大楚帝國陸軍第五十三師騎兵團,這個騎兵團即是在監督,掩護前方的印度步兵部隊,同時也是作為第五十三師主力部隊的前鋒部隊而存在。

    五十三師騎兵團的後頭,才是五十三師的大批主力,包括兩個步兵團以及一個炮兵團。

    至於五十三師還有的一個步兵團,這個步兵團也被拆分了,在丹吉爾留下了一個小混成營,在加的斯也留下了一個營。

    還有一個營之前被派遣到了葡萄牙那邊,目前駐防在裏斯本一帶。

    第五十三師輜重團,大部分人手都還在加的斯守備,組織運輸物資,輜重團後續也不會直接參與前線戰鬥,而是以保衛後勤中轉站,維護後勤線為主。

    因此第五十三師出現在哈凱斯堡戰場的兵力,也不是很多,隻有兩個步兵團,一個騎兵團,兩個炮兵營,總計約九千多人。

    印度第三師以及五十三師加起來,總計兵力一萬四千人左右,光對比人數兵力的話,還不到對麵西班牙人的一半。

    但是隻是人數上的對比而已,如果你要對比技術裝備的話,那麽楚軍可是能吊打西班牙人。

    楚軍裏的後裝線膛槍炮,足以抹平這種兵力上的差距,並取得巨大的火力優勢。

    上午十點許,楚軍主力抵達,隨後博建安陸軍中將下令繼續進軍,騎兵團開始前出進行武裝偵查。

    不過騎兵團的前出並沒有遭到西班牙人的反擊……雖然西班牙的陣列中明顯有著大量的騎兵部隊,但是他們並沒有貿然派出騎兵進行反擊或驅逐,而是看似無動於衷一樣繼續留守後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