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三十九章 大企業和新興產業(1/5)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12176更新時間:2023-12-12 23:20:12

    最近幾年,陸續有資金進入製冷設備行業,並在承順四十年的時候大規模爆發,除了原有的貝爾公司以及幾個小廠家外,還有諸多資本進入該行業。

    其中不乏大企業涉足其中。

    不過這些後來者,哪怕是大企業短時間內也很難動搖鬆江貝爾公司的絕對優勢!

    不為別的,就因為鬆江貝爾公司擁有著製冷領域裏的諸多基礎專利……畢竟鬆江貝爾公司在製冷行業裏是先行者,前期積累了大量的專利權。

    後來者想要進入製冷行業,那麽就需要繞過貝爾公司的諸多專利。

    而他們之所以還能夠找到繞專利的機會,而不是徹底被貝爾公司卡死,那還是因為這年頭的蒸汽製冷設備,實際上是從空氣壓縮機裏發展而來的,最核心的壓縮機部分貝爾公司是沒有獨家專利的。

    因為空氣壓縮機很早就出現,其專利已經過了十五年的保護期,人人都可以用。

    延伸到現在的製冷行業裏,其中最為核心的空氣壓縮機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麽專利的說法,當然了,這個空氣壓縮機的專利,隻局限於最基礎的專利,並不包括後來者對空氣壓縮機進行的一係列改進,然後陸續申請的技術專利。

    總體來說,在空氣壓縮機這一領域裏,有不少廠家都在生產,也都有各自獨特的專利技術,貝爾公司也隻是其中之一而已。

    但是利用空氣壓縮機改進發展為製冷設備,那可就涉及到諸多貝爾公司的獨家專利了,其他廠商想要進入製冷設備領域,就需要繞過這些獨家專利。

    早幾年的時候其實也不算太難,畢竟製冷設備的原理已經擺出來了,剩下的就是如何實現的問題而已。

    貝爾公司選擇了一個途徑去實現,其他公司自然也能夠選擇其他途徑去實現同樣的效果。

    這幾年陸續出現的四五家製冷設備廠商就是走了其他路子來實現的,隻不過效果不好,同時也還有著諸多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所以在市場表現上很差距,這幾家的市場份額加起來也就隻占據了百分之五左右,根本無法動搖鬆江貝爾公司的地位。

    不過這些情況未來必然會出現變化,因為陸續有其他資本進入,尤其是那些大企業們也瞄準了製冷設備這一領域。

    這些大企業裏,最為引人矚目的當屬李氏製鐵這個龐然大物……當然了,涉足其中的並不是李氏製鐵本部,而是旗下從事空氣壓縮機業務的子公司:李氏冠華機械公司

    李氏製鐵發展到現在,其規模是非常龐大的,旗下企業眾多,同時總公司的股份比較分散,一部分由官方資本以及投資基金等機構資本持有,還有一部分則是由合作廠商,比如廣州造船廠,廣州機械公司,淮南礦務,濟南精密,江南航運公司等企業持有。

    李氏家族雖然到目前為止,依舊持有李氏製鐵公司相當多一部分的股份,並把控著運營權,但實際上李氏家族在二十幾年就已經喪失了對該公司的控股權,之所以還能夠繼續運營該企業,隻是因為李氏家族的幾個主要掌舵人能力很不錯,眾多股東信任他們而已。

    李氏製鐵旗下的業務非常多,其核心業務有造船廠、鋼鐵、礦務、機床、紡織設備,日用五金這幾樣。

    這幾樣核心業務可都是做的相當不錯的,其造船業務旗下有李氏造船廠、該造船廠除了在廣州有兩個生產基地外,還在鬆江、遼東河口各有一個生產基地。

    此外還控股了北方造船廠,江陰造船廠。

    這三大全資控股的造船廠,其總產能占據了帝國造船行業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