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八十七章 資源和石油(1/5)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13452更新時間:2023-12-12 23:20:29

    早些年,大楚帝國製定最長工作時間以及最低工資標準的時候,乃是承順二十九年,帝國還處於工業化初期,同時海外擴張殖民的規模也不算太大。

    帝國的整體經濟環境依舊屬於比較初級的階段,所以最低月工資標準不算高,隻有二點四楚元,最長工作時間的標準是月休三天,工作日正常工作時間十個小時,可加班兩個小時,實際最長工作時間為十二個小時。

    但是如今又十多年過去了,帝國的經濟發展迅速,民眾的收入普遍增加。

    以帝國經濟最發達,民眾平均收入最高的鬆江府為例子,其地方製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已經達到了六點五楚元,已經遠遠超過了帝國統一的最低標準。

    帝國的最低工資標準,地方可以在全國標準的基礎上增加,但是不得減少。

    帝國統一標準為二點四楚元,各省最低標準必須大於或等於二點四楚元,假設省製定的是二點六楚元,那麽府級單位製定最低工資標準的時候,就必須是二點六楚元起步……可以增加,但是不能減少。

    很多地方因為經濟普遍發展,實際施行的最低工作標準已經超出全國標準,而且是超出了很多。

    同時又因為經濟持續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更高,對收入的要求也更高,最低二點四楚元的標準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生活保障。

    大楚帝國製定的全國最低工資標準,出發點就是確保下限……如果下限太低的話,那麽就沒什麽意義了。

    這也是十多年後的今天,帝國準備推動新一輪最低工資標準的原因。

    並且要根據經濟發展情況,提前敲定一個基本規則,方便後來間隔一段時間就調整一次,而不是和現在這樣,調整一次的最低工資標準還要上參務院會議,讓羅誌學來親自主導會議。

    帝國高層想要把這事形成一個規矩,後續按照相關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就行了。

    如此情況下,羅誌學在承順四十四年九月召開了一次擴大參務會議,商討新最低工資標準事宜。

    並聽取了過去多年來的人均收入、消費水平等關鍵數據的報告。

    根據多方的統計,大楚帝國的人均收入,對比十五年前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主要受益於工業發展,海外殖民地的擴張,帶來的整體經濟增長。

    同時人們的消費水平也有了極大的增長,食物消費在總支出中占比逐年降低,人們開始在居住,穿著,出行,教育,娛樂等更多方麵進行消費。

    這除了得益於人們的收入增長外,還得益於大量的海外農畜產品,經濟農作物進入本土,使得食物的價格非但沒有增長,反而是出現了一定的下降。

    還是以經濟龍頭鬆江府為例子,承順三十年的時候,一名普通私營工廠裏的普通男性員工,月薪大概在四楚元到五楚元之間,月休四天,上班時間在十二小時左右。

    而這個收入中的大部分都要用於自己以及家人的食物開支。

    也就是食物消費占比是非常高的,普遍能夠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而且這個食物消費,隻局限在必要食物的開支,並不包括去餐廳吃飯,昂貴食材等奢侈食物開支。

    這一時期裏的楚國人,哪怕是鬆江府裏的普通工人群體,也是隻能是吃得飽,但是談不上吃得好,要逢年過節等特殊日子裏才會買上一兩斤肉回來,和家人一起享受一頓。

    但是到了承順四十四年的今天。

    鬆江府地區裏的最低工資標準就已經達到了六點五楚元,而實際上普通男性工人的薪資收入大概在七楚元到八楚元之間。

    這說的還是普通無技術的普通工人,如果是技術性工人,低級技術人員或低級管理人員,其薪資收入會更高,能夠達到月薪八楚元到二十楚元之間,這要看具體的工種的不同而不同,很難有一個統一的範圍。

    當然了,除了這些穩定工作裏的工人外,實際上還有一部分人的實際收入還不到最低薪資標準的,比如店員,仆人,碼頭搬運工等行業,實際收入可能就隻有五六楚元甚至更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