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之章 連鎖反應(2/2)

作者:紅蓮素心字數:5396更新時間:2021-11-01 09:18:18

    高歡在洛陽立孝靜帝元善見,並遷都於鄴城,是為東魏。

    次年,宇文泰殺孝武帝,立文帝元寶炬,是為西魏,東西魏的皇帝,實際是高歡、宇文泰分別操縱的傀儡。

    魏國的被二人一分為二,都不甘屈居人下,奈何兩位太祖之後,他們的子孫都不怎麽樣。

    不是昏庸無道,就是忙著內鬥,所以這些年相安無事,但遲早要分個高下。

    華夏和歐洲不同的地方,就是自始皇帝之後,所有的皇帝都有一統天下的野心,宇文邕如此,陳頊如此,高長恭亦如此。

    如今三國的和平,隻不過是表麵的假象,周國一直在等合適的時機,陳頊始終有北伐之心。

    至於齊國,知道戰爭不可避免,始終在韜光養晦,積極備戰,如果不是為了積攢實力,高順又何必去招惹世家。

    但也不得不說,光是從兩家抄沒的財產,就頂的上齊國五年的賦稅,百年世家不可小覷,富可敵國也不是傳說。

    朝廷發了財,有人歡喜有人愁,齊國現在也是人心惶惶,崔家太慘了,讓他們畏懼的同時也有一絲兔死狐悲的情緒。

    好在高長恭會做人,直接將高順禁足,不但沒有獎賞他,還罰了一年的俸祿。

    追封了崔家的一些族人,並且下旨哀悼,隻是這種做法也隻能安慰一下自己,人都死了做什麽都沒有意義了。

    看著朝堂上議論的大臣,宇文邕心裏也在掙紮,齊國的情況他也知道,現在也許是個機會。

    就在這時,崔猷又拿出了一本奏折,宇文邕的猶豫就代表他心動了,他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勸兩國交好,實際目的恰恰相反。

    可如果他直接提出開戰,那就有些公報私仇的意味了,所以他讓大臣們討論,讓皇帝思考,然後再獻上計策,也許可以達到目的。

    宇文邕看了奏本以後,深深看了崔猷一眼,崔猷的確想報仇,可其他人又不是傻子,自會權衡利弊。

    崔猷說要聯陳伐齊,關鍵是陳國是否會答應,宇文邕並沒有表明態度,而是揮手示意眾人安靜。

    “此事容後再議,諸位愛卿如果沒有其他奏本,那就退朝吧。”

    “恭送陛下。”

    這次朝會有些虎頭蛇尾,卻也點燃了周國的鬥誌,一些文臣覺得周國剛剛太平,還需要休養生息,還不到時候打仗。

    可也有人不同意,他們修養的同時,齊國也在發展,而且還和陳國交流,發展的速度遠大於周國。

    所以這次戰爭的目的並不是滅了齊國,而是破壞兩國的聯合,不能放任他們發展下去,否則滅亡的就是他們。

    明白了這個道理,所有人的態度漸漸轉變,原本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麵,還不如一鼓作氣。

    曆史上宇文邕正是抓準了時機,鷸蚌相爭漁人得利,趁齊、陳兩國攻伐時,一舉滅了齊國。

    由於高順的出現,曆史已經發生了改變,高緯變成了高長恭,斛律光也沒有死。

    而太建北伐也沒有發生,兩國反而友好發展,隻是這一切終究是曇花一現,無法長久。

    麟趾殿中,楊堅等人站在宇文邕麵前,在宇文邕這裏,高順的陰謀失去了作用。

    雖然他暗中散布謠言,說楊堅天生反骨,有不臣之心,可宇文邕根本不信,因為在此之前有人早說過這樣的話。

    天和三年,父親楊忠死後,楊堅承襲隨國公的爵位,宇文邕聘楊堅的長女楊麗華為皇太子妃,對楊堅更加禮重。

    齊王宇文憲曾對武帝道:“普六茹堅相貌非常,我每次見到他,都不覺自失,我怕他不會久居人下,要早早地除掉他。”

    宇文邕道:“楊堅此人隻可以作為一個將領。”

    內史王軌突然對宇文邕道:“皇太子贇將來並非社稷之主,普六茹堅貌有反相!”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