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七十一章 應天書院(2/3)

作者:紅蓮素心字數:5762更新時間:2022-03-11 11:08:49

    不足的編製,可以從綦連將軍那裏補充,殿下的安危是第一重要,你可馬虎不得。

    至於我,朝廷會派人跟隨的,我畢竟是出使,不是刺探,所以你家不必擔心。”

    周道點點頭,有些不舍李詮,他們這個工作沒有休假,基本上朝夕相處,所以感情很深。

    李詮又拍了拍周道的肩膀,又叫來幾個小頭目,囑咐好他們,以後聽周道的話,幾人也不敢不從。

    安排好了一切,李詮去向高順請命,高順果然派了護衛跟隨,李詮畢竟是李姝菡的哥哥,李靖的父親。

    ……

    江南初定,百廢待興。

    隨著世家的回遷,金陵又重新熱鬧起來。

    高順跟隨官員在城中賺了一圈,皇商之事交給盧思道負責,李詮出使嶺南已經出發,他的位置由副手周道接任。

    商業恢複,農業耕種,這些事兒都有人管,他現在要做的,是組建應天書院。

    陳國遺留的大臣中,不乏儒者學士,高順把這些人聚在一起,讓他們發揮餘熱。

    徐陵被高順警告了一番,此時徹底沒了心氣,幾次向高順請辭,都被高順拒絕了。

    曆史上的應天府書院,前身為睢陽書院,是五代後晉時的商丘人楊愨所創辦。

    所以高順雖然取名應天,卻並不是曆史上的應天書院,但位置依舊是商丘古城南湖畔。

    商丘古城距此時已有兩千多年曆史,古有“江淮屏障”、“兵家必爭之地、商賈雲集之所”的美譽。

    天下一統之後,高順是要開鑿大運河的,屆時會途經商丘,西到京師,南達江淮,北到幽燕,十分便利,漕運商旅,八方輻輳。

    糧商、鹽商、茶商、絲商等均集聚於此,促進商丘的商業活動,使之成為聞名遐邇的商業大都市,從而帶動南北經濟。

    高順站在岸邊,書院已經開工,從世家那裏解放出來的曲部,正好解決了勞力問題。

    關於這些人的來曆,其實大部分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天災人禍讓他們無以為繼,隻能投靠世家大族。

    和奴仆比起來,他們的待遇要好一些,因為要靠他們保境安民,所以都是身強體壯,平時吃的東西好一些。

    除此之外,他們還受過簡單的訓練,這已經和地方的府兵沒有區別,隻是他們不合法而已。

    工人有了,材料也是現成的,陳國覆滅以後,皇宮沒必要留著,空著太可惜了,高順直接下令拆除,隻留下一些宮殿作為行宮別苑。

    此時此刻,高順終於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為什麽有人喜歡戰爭,因為真的可以賺錢!

    一個國家想要賺錢,除了正規渠道外,其實還有其他的路。

    對內可以抄家滅族,一般大家族的積累豐厚,幹一次都會收獲頗豐,隻不過這樣有些不人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