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七十五章 祭天大典(1/3)

作者:紅蓮素心字數:5704更新時間:2022-03-11 11:08:50

    您可以在百度裏搜索“隆唐筆下文學(x.)”查找最新章節!

    天下山川形勢,雄偉壯麗,可為京都者,莫逾金陵,鍾山龍盤,石頭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

    鍾山主峰南麓的一處山嘴上,有一方巨大的祭壇,遵守天幹、地支、八卦、五行、四象、陰陽規範。

    祭壇總體呈方形,契合了古人“天圓地方”的思想。

    以四象來說,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都城的核心區都在這“四象”框架之內。

    後世南京的玄武湖、龍蟠路、朱雀橋、虎踞關等地名就體現了曆史的痕跡。

    這是前人留下的祭壇,也就是後世的六朝祭壇,高順在這裏帶領文武大臣向天地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

    而在祭祀前十天,高順就開始吃齋,正月上辛日,高順和大臣浩浩蕩蕩從行宮出發來到地祭壇。

    由博士和太常將高順引至壇前,高順以酒祭奠,跪拜兩次,然後脫鞋升壇,洗手,再在神像前跪拜兩次,文武大臣則在壇下跪拜,儀式繁瑣而莊重。

    這次祭祀大典不僅僅有江南的官員,朝廷也派出官員參加,以代表重視。

    除此之外還有江南的士族豪強,這次高順對付世家的時候,摟草打兔子,他們也得怪怪就範。

    高順第一次主持這麽大的典禮,身穿朝服的他十分莊重肅穆,下方的眾人無不為之傾服。

    “仰惟聖神,世尊開化。

    皇皇上天,照臨下土。集地之靈,聚天之華。各得其所,庶物群生。

    各得其所,靡今靡古。維予一人某敬拜皇天之祜,薄薄之土。承天之神,庶民敬上。

    庶卉百物,莫不茂者。既安且寧,敬拜下土之靈。

    大齊有國,天有顯道,厥類惟彰。居高聽卑,作真宰於十方。願昭陰陽不測之神明,以示彰表無私之滿腔。

    宏施法力,大發吉祥;有求必應,無靈不張。風調雨順,並無災殃;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凡屬世間有情之物,普使終成眷屬;所有太平盛世之人,概令鹹臻壽疆。

    恩洋上蒼,慶高明之悠久;德溢人間,作盛世升平之瑞祥。謹擇今日,瞻天仰聖;

    ……

    予祗承天序,謹用祭告。

    惟神昭鑒。尚饗!”

    朗讀完祭詞,文武百官山呼萬歲,高順如同一尊雕像屹立在那裏,接受萬人膜拜。

    此時在高順心中,可以感覺到下方人們的熱情,仿佛他的祈禱得到了靈驗。

    其實所謂的祭祀,何嚐不是一種精神文明建設,後世之人都懂得精神需求,這是一個道理。

    在這個時代,人們都是靠天吃飯,而土地賦予人們食物,可以說天地是最大的神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