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二十七章 勿吉和格物院(1/3)

作者:紅蓮素心字數:5726更新時間:2022-03-11 11:09:08

    您可以在百度裏搜索“隆唐筆下文學(x.)”查找最新章節!

    勿吉,華夏東北古代民族名,是通古斯諸族的先祖。

    漢晉時稱挹婁,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稱靺鞨。

    名稱始見於南北朝,但族名和族源很悠久。

    秦以前的居就,秦漢之際的夫餘、沃沮、隋唐以後的烏惹、兀的改、斡拙、吾者、如者、烏稽、窩集之類的氏族、部落、民族的名稱,與勿吉很有關聯。

    勿吉源於諸稽,是“窩集”的轉音,滿語為森林之意,東北人叫“樹窩子”。

    勿吉人,就是林中人。在氣候寒冷的東北,森林既是人們的好住所,也是他們狩獵、采集的好場所。

    《魏書》記載:“勿吉國,在高句麗北,舊肅慎國也。

    邑落各自有長,不相總一。言語獨異。

    常輕豆莫婁等國,諸國亦患之。去洛五千裏。

    自和龍北二百餘裏有善玉山,山北行十三日至祁黎山,又北行七日至如洛環水,水廣裏餘,又北行十五日至太魯水,又東北行十八日到其國。

    國有大水,闊三裏餘,名速末水。

    其地下濕,築城穴居,屋似形塚,開口於上,以梯出入。其國無牛,有車馬,佃則偶耕,車則步推。

    有粟及麥穄,菜則有葵。水氣醎凝,鹽生樹上,亦有鹽池。多豬無羊。

    嚼米醞酒,飲能至醉。婦人則布裙,男子豬犬皮裘。

    初婚之夕,男就女家執女乳而罷,便以為定,仍為夫婦。俗以人溺洗手麵。

    頭插虎豹尾。善射獵,弓長三尺,箭長尺二寸,以石為鏃。

    其父母春夏死,立埋之,塚上作屋,不令雨濕;若秋冬,以其屍捕貂,貂食其肉,多得之。

    常七八月造毒藥傅箭鏃,射禽獸,中者便死,煮藥毒氣亦能殺人。

    國南有徒太山,魏言“大皇“,有虎豹羆狼不害人,人不得山上溲汙,行逕山者,皆以物盛。”

    作為北方民族,勿吉的文明程度並不高。

    南北朝之初,鬆花江一帶的勿吉人,擺脫了邑婁人的控製,占據了先前肅慎人、邑婁人的故地,成了肅慎文化、邑婁文化的繼承者和光大者。

    起初,勿吉人在鬆花江流域定居,一度加入了邑婁。

    在長年征戰中,邑婁族消耗了本部的實力,難於駕馭舊肅慎地的各部落。

    公元五世紀初,勿吉人踏進了奴隸製的門檻,他們很快取代了邑婁族。

    如今的勿吉國,是一個半奴隸製國家,國力不如高句麗,卻也擁有軍事力量。

    高成陽病急亂投醫,想借助勿吉國的力量打敗齊軍,這無異於白日做夢。

    得到勿吉有異動,高順直接下旨,命遼州的劉須達,帶領契丹的騎兵討伐勿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