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4章:急轉直下的局勢(2/2)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4442更新時間:2022-01-13 08:03:32

    必須當時程朔率軍突然冒出來嚇了諸侯一大跳,他們以為自己要玩兒蛋時,晉軍卻是沒有展開攻擊,相反來了致意的使者。

    不管是場麵話還是遮羞布,諸侯對智氏有機會攻擊卻來致意進行了稱讚,幾位諸侯嘴巴一張,分別留下一些部隊和物資,算是“買路錢”的意思,再帶著其餘部隊和物資離開了。

    事後得知那麽一回事眾孔子的弟子,好些人對那件事情讚賞不已,認為“王道有望”啥啥啥的。

    一些親身經曆的史官,就是跟在諸侯身邊記錄曆史的史官,他們也對這一件事情進行了記載,用詞方麵很是美化智氏,少不得為諸侯的行為也進行了正麵的肯定。

    可不是嘛!遵從“投降輸一半”的原則,一方尊禮,另一方懂規矩,在這個禮崩樂壞的時間段著實是不常見了。

    智申帶著軍隊回撤到“雍”地。

    “中軍佐駐‘黃父’郊外;叛軍已克‘螢庭’。”智徐吾頓了頓又道:“世子,我軍僅剩四‘師’,敵軍士氣正旺……”

    當然不是他們死了一兩萬人,一路排查下來,相對靠譜的數據已經有了,陣亡六千餘人,傷患以及殘廢失去戰鬥力的六七千人,看管俘虜以及物資也要人手,再來是要防著鄭國入侵南境,能作為野戰兵力繼續征戰的就剩下四個“師”了。

    目前中行寅麾下可不是隻有四個“師”了。他們一路高歌猛進,範氏與中行氏各城邑再出兵前往會合,也有中貴族加入進去,膨脹到一個“軍”又兩個“師”的兵力。

    以成軍的規模來看,智申這邊還有四個“師”的可戰之兵,趙鞅那邊有三個“師”的兵力,以單獨陣營來算中行寅麾下的兵力儼然就是當前數量上的最多。

    用一句“情勢急轉直下”來形容態勢變化,一點都不顯得錯誤。

    同時,能想象範氏和中行氏的強大是怎麽一回事,他們不但本身實力強,對晉國以及國外諸侯也有著不俗的影響力,但凡有翻盤的機會就能匯集來一大群幫手。

    對晉國來還有一個壞消息,本來已經撤到“沫”的諸侯,他們得知中行寅在向“新田”進軍,分別又從國內征調軍隊與物資,隨後大軍也向“新田”的方向逼近。

    智徐吾比較晦氣地道:“趙氏、魏氏、韓氏並無再行征召兵源。”

    情況很糟糕,對不對?

    趙鞅、魏侈和韓不信也不知道是真的兵源枯竭,又或是什麽個盤算,窩在“黃父”邊上就不提了,不趕緊向各封地再次集結軍隊。這是要坐視“新田”陷落嗎?

    智瑤不無惡意地想道:“也許他們巴不得‘新田’陷落,能讓智氏擔負都城陷落的罪責,也能激起國內眾貴族對諸侯以及範氏、中行氏的仇恨感。總之,對他們來講反正就是利大於弊。”

    情勢的變化對晉國以及智氏不利,一旦趙鞅不救援“新田”會讓世人看清楚趙氏、魏氏和韓氏的盤算。

    問題是一旦形成木已成舟的局麵,看破了又能怎麽樣呢?

    “這倒是和平合理。我們想要削弱趙氏、魏氏和韓氏,他們肯定也想削弱智氏。以情理來看,趙鞅最終還是會救援‘新田’,隻是要看時機……”智瑤必須思考怎麽迫使趙鞅帶著軍隊回援,不是由老智家自己頂上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