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四十七章:願賭,就要服輸!(1/2)

作者:煌煌華夏字數:4940更新時間:2022-04-18 22:43:10

    明堂之上,一眾朱明宗親屏氣靜聲,聆聽著陳雲甫的侃侃而談。

    “昔日太祖曾言:‘元廷之盛,在有世祖之雄威。’,元廷之強盛、疆域之廣袤、宗教之兼容,曆朝曆代無有媲者。”

    這話確實是朱元璋親口所說,是有史可查的。

    我們可以挑出元朝一堆的毛病,  但不能忽略和刻意貶低忽必烈這位元世祖的雄才大略。

    他是個屠夫,但也是一位集很多優點於一身的帝王。

    因此,連朱元璋這種白手起家的開辟之君都稱讚忽必烈,說元廷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元世祖的雄威。

    “忽必烈非常認真且忠誠的貫徹了其祖父也就是成吉思汗當年西征時定下的自征自領政策,從未對四大汗國之政務橫插一手。

    亦從不因其為蒙古大汗、元廷皇帝的身份,  而強迫四大汗國對其朝貢或者無條件服從,  元廷或者說大蒙古的這種體製,本輔稱為大陸化普遍帝國之特征。”

    這真是一個新鮮的詞匯。

    一眾親王都很好奇,  努力咂摸這個新詞的意思。

    關於大陸化普遍帝國的特點和多元化政體,在另一本書中有寫,這裏不多贅述,有興趣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這裏陳雲甫繼續著自己的闡述:“忽必烈施行著高度的中央集權,但這個中央集權僅僅是針對元朝內部。

    在政權的地位上,四大汗國和元朝是平起平坐的,沒有宗主國、藩屬國之分,因此,我們可以把四大汗國連著元朝一起當做是五個國家。

    而成吉思汗一手定下的大蒙古體係,就相當於是一個看不見的聯邦政權。

    而這個聯邦政權的最高統治者,便是蒙古大汗。

    忽必烈既是元朝的皇帝,也是大蒙古的大汗,所以在名義上他領導著五個國家,  這隻是他個人的權力,  並不意味著元朝有領導四大汗國或者幹涉四大汗國內政軍事的權力。”

    雖然陳雲甫一直在說元朝的事,但這些個親王沒有傻子,  聯想到之前金陵傳出的新九州的風聲,他們多少都明白了一些陳雲甫的話外之意。

    明朝,隻是中州的王朝,不是大九州的最高領導者。

    換言之,將來的明朝就等同於大蒙古體係中的元朝,而陳雲甫這個劃定九州的人物,就是忽必烈。

    既是明朝的太師,又是大九州的共主。

    做明朝太師,是因為陳雲甫永遠恪守著對老大哥生前的承諾,永不顛覆朱明江山。

    不僅是自己,也包括後世子孫。

    他們這些朱明宗親,也一樣能從這塊蛋糕中吃到美味的一口。

    “你們之前既然已經聽到了一些風聲,自然也就知道,本輔劃定的這個新九州有多大,下一步,本輔就要著手來思考如何去一一剪除周邊的敵人和政權,這件事,不是本輔需要而是本輔離不開有能之士的幫助。

    諸位親王都是太祖的子嗣,能力那也是天下有目共睹的,  閑賦在京,  實在是太浪費了。

    所以,本輔希望能得到諸位的幫助。”

    朱權聽懂了陳雲甫的意思,  也看懂了陳雲甫的操作。

    用陳雲甫說的那個詞來解釋,就很容易講明白。

    新九州,是陳雲甫做出來的一塊香甜可口的大蛋糕。

    沒有這塊蛋糕,陳雲甫就很難取得藍玉等人的全力支持,自然也就不可能這般容易的竊取權力。

    眼下,陳雲甫雖然竊走了權力,可這份權力並不牢固,因為陳雲甫若是不兌現自己的承諾,不把這塊蛋糕製做出來給別人吃,那麽很有可能會遭到權力的反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