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一十五章 人間最得意(3/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19092更新時間:2022-01-28 01:30:19

    披雲山如今是大驪北嶽,山是新的,書院也是新的,從傳道授業的夫子先生,到求學聞道的年輕士子,也算是新的。

    林鹿書院是大驪朝廷籌辦,沒有七十二書院之一的頭銜,山主副山長名氣都不大,其中還有一個昔年大隋藩屬的黃庭國老侍郎,不過誰都知道,林鹿書院肯定是要奔著“七十二”去的,大驪宋氏對此誌在必得。

    高煊一開始還以為自己在書院,肯定會有許多衝突,最少也該有一些白眼冷落,不然就是心懷叵測的試探,就像李寶瓶和於祿他們到了東華山的山崖書院差不多,怎麽都要挨上些被欺生的苦頭。但是高煊在林鹿書院待了幾個月後,有些失落,因為好像從夫子到學生,對他這個敵國皇子的學生或是同窗,並沒有太重視,幾乎沒有人流露出明顯的敵對情緒。

    高煊為此疑惑了挺長一段時間,後來被那位在披雲山結茅修行的戈陽高氏老祖宗,一番話點醒。

    大驪王朝短短百年,就從一個盧氏王朝的附屬國,從最早的宦官幹政、外戚專權的一塊爛泥塘,成長為如今的寶瓶洲北方霸主,在這期間戰亂不斷,一直在打仗,在死人,一直在吞並周邊鄰國,就算是大驪京城的百姓,都來自四麵八方,並沒有大隋朝廷那種許多人當下的身份地位,現在是如何,兩三百年前的各自祖輩們,也是這般。

    高煊一點就透,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不過那位曾經在大隋京城,以說書先生混跡於市井的高氏老祖宗,感慨了一句,“流水?流血才對吧。”

    高煊一有閑暇,就會背著書箱,獨自去龍泉郡的西邊大山遊曆,或是去小鎮那邊走街串巷,要不然就是去北方那座新建郡城逛蕩,還會專程稍稍繞路,去北邊一座擁有山神廟的燒香路上,吃一碗餛飩,店主姓董,是個高個子年輕人,待人和氣,高煊一來二去,與他成了朋友,若是董水井不忙,還會親自下廚燒兩個家常小菜,兩人喝點小酒兒。

    高煊偶爾會去一棟已經無人居住的宅子,據說家主是一個名叫李二的男人,如今給他媳婦的娘家人霸占了,正想著怎麽賣出一個高價,隻不過好像在縣衙戶房那邊碰壁了,畢竟沒有地契。

    高煊的書箱裏邊,有一隻龍王簍,

    每天都會按照高氏老祖傳授的秘術,將一顆顆小暑錢小煉灌注其中,使得裏邊靈氣濃稠如水。

    竹編小魚簍內,有條緩緩遊曳的金色鯉魚。

    那是高煊第一次見到李二,當然還有陳平安。

    高煊其實來這裏之前,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說不定某天就需要將龍王簍和金色鯉魚,交給大驪王朝的某位權勢人物,作為自己在林鹿書院安穩求學的代價。

    但是至今連袁縣令和吳郡守都沒有來見過他。

    高煊這天正蹲在溪澗旁洗臉,突然轉頭望去,看到一位身穿雪白長袍、耳邊垂掛有一隻金色耳環的俊美男子。

    高煊趕緊站起身,作揖行禮道:“高煊拜見北嶽正神。”

    大驪北嶽正神魏檗笑道:“不用這麽客氣,見你逛了很多地方,總這麽背著龍王簍也不是個事兒,如果你信得過我,不妨打開龍王簍,將那條金色鯉魚放入溪水,養在這活水之中。以靈氣作水,那是死養,久而久之,會喪失靈性的,短時間會境界攀升很快,可是會被堵死在元嬰境瓶頸上,雖說放它入水,每天汲取靈氣會遜色許多,修為進展相對緩慢,可長遠來看,還是利大於弊。”

    魏檗指了指遠方,“從這裏到龍須河,再到鐵符江,它可以自由遊動,我會跟兩位河婆、江神打聲招呼,不會拘束它的修行。”

    高煊其實有些猶豫。

    他與這位大驪山嶽正神,從未打過交道,哪裏放心?

    魚簍內那條金色鯉魚,是被老祖宗譽為將來有望跳過中土那座龍門、化作一條真龍的存在。

    大道之上,人心幽微,種種算計,層出不窮。

    被人強取豪奪這樁天大機緣,高煊既然已經寄人籬下,那就得認,認的是大勢,自己的道心反而會愈加堅定,逆境奮發,最能砥礪心性。

    可若是被人算計,失去已經屬於自己的手上福緣,那折損的不止是一條金色鯉魚,更會讓高煊的大道出現紕漏和缺口。

    魏檗微笑道:“沒關係,等你哪天想通了,再放養它不遲。”

    魏檗就要轉身離去。

    高氏老祖突然從披雲山一掠而來,出現在高煊身旁,對高煊說道:“就聽魏先生的,百利而無一害。”

    高煊見自家老祖宗現身,也就不再猶豫,打開竹箱,取出龍王簍,將那條金色鯉魚放入溪澗之中。

    金鯉一個歡快擺尾,往下遊一閃而去。

    高煊蹲在水邊,手持空蕩蕩的魚簍,喃喃道:“久在樊籠裏,複得返自然。”

    ————

    趙繇當年坐著牛車離開驪珠洞天,是按照爺爺的安排,去往寶瓶洲中部靠近西邊大海的一座仙家門派修道。

    隻是在半路上他遇到了那位眉心有痣的少年,自稱繡虎。

    趙繇最終交出了那枚先生贈送的春字印,因為對方是大驪國師崔瀺。

    小鎮學塾當中,這一輩人裏,就數他趙繇陪伴先生最多,李寶瓶那些孩子,宋集薪這個讓趙繇佩服不已的同齡人,在這件事上,都不如他。

    趙繇一路遊曆,靠著崔瀺作為交換,贈送給他的一門修道秘法,以及兩件仙家器物,總能夠逢凶化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