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雪宜哉(3/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42268更新時間:2022-01-28 01:30:40

    陳平安緩緩道:“魏將軍如果願意的話,等你做完所有事情後,就獨自去往書簡湖雲樓城,尋找一個名為杜射虎的八境劍修,如果杜射虎不在城內,就去找梅子巷的柳氏,讓他們家主引薦,乘船帶你去往青峽島。杜射虎也好,柳氏家主也罷,你就說自己是陳平安的朋友,到了青峽島,自會有人接待,你可以先住在青峽島山門口那邊,暫住在曾掖的屋子裏邊,等我們返回。如果魏將軍願意,我可以寫一封信,再給魏將軍一件信物。”

    魏姓武將笑問道:“難道陳仙師或是身邊有朋友,精通鬼道之法?打算將我培養成一頭鬼將?陳仙師有大恩於我,我才會有此問,不然就幹脆不開這個口了,大不了嘴上答應下來,到時候四處逛蕩,偏偏不去書簡湖便是,還望陳仙師海涵。說實話,對於打打殺殺,實在是沒了半點興致,如果可以,哪怕就這麽一天一天等著魂飛魄散,也認命。陳仙師的大恩,隻能寄希望下輩子再來償還。”

    陳平安搖頭道:“我雖然知道一些鬼道秘法,也有兩件適宜鬼魅陰物居住的靈器法寶,但不是希望魏將軍為我所用,隻是不願意魏將軍就這麽消散於天地,隻要到了青峽島,以後的去留,隻要信得過我,都會由魏將軍自己決定,哪怕魏將軍想要成為鬼將,我也不會點頭答應,這既是辱人,更是自辱。”

    魏姓陰物抱拳道:“這麽一說,我就放心了,多活幾天就是賺幾天,至於期間消耗了陳仙師多少神仙錢,我還是那句不要臉的話,有機會下輩子再還!若是沒機會,就當陳仙師這個賬房先生,當得還不夠精明!”

    陳平安摘下養劍葫,喝了口酒。

    難得不是為了提神,而隻是想要喝酒。

    回到了靈官廟那邊,陳平安寫了一封信,又交給一張陽氣挑燈符,和一枚紫竹打造而成的小書簡,全部交給魏姓武將,最後還偷偷塞給他一枚小暑錢。

    做完這些,天已亮。

    所有陰物都暫時棲息在靈官廟前殿。

    陳平安返回主殿,曾掖已經收拾好行李,背好竹箱。

    陳平安對著那尊彩繪神像抱拳,輕聲歉意道:“今夜我們二人在此落腳,還有前殿那撥陰兵借宿,多有叨擾。”

    曾掖隻好跟著一起抱拳告罪一聲。

    他們走出主殿,路過前殿的時候,魏姓武將隻是對兩人抱拳相送,並無再多感激言語。

    離開靈官廟後,繼續北上趕路,兩人行走在雪地裏,曾掖輕聲問道:“陳先生?能問個問題嗎?”

    陳平安正彎腰抓起一捧雪,隨便洗了把臉,笑道:“說吧。”

    曾掖問道:“無緣無故的,陳先生你至於這麽一而再再而三破費嗎?在茅月島上,師父和所有人,都講過咱們修行之人,最耗銀子了,小事情上不曉得節儉,這輩子就注定沒有大前途可講了。”

    陳平安笑著反問道:“那你覺得我現在有大前途嗎?”

    曾掖撓頭道:“當然有!陳先生已經是頂天大的大修士了嘛!”

    陳平安說道:“這不就成了,反正我都已經算是你眼中的大修士了,偶爾不節儉一次,關係不大。”

    曾掖總覺得一向待人以誠的陳先生,其實在這個問題上,故意沒有給自己說透徹,隻是看陳先生不太願意細說,曾掖就沒好意思去刨根問底。

    陳平安感慨道:“昨夜我們借宿靈官廟,那你知不知道靈官的由來,這些神靈的職責所在?”

    曾掖搖頭道:“隻聽師父說是道家的神祇,比山水神祇的淵源,還要更久遠一些。”

    陳平安笑道:“那麽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老話,總聽說過吧?靈官,曾經就是糾察人間眾人的功德、過失的神靈之一。雖說如今這個說法不太靈驗了,但是我覺得,信這個,比不信,終歸是要好很多的,老百姓也好,我們這些所謂的修行之人也罷,如果心裏邊,天不怕地不怕,到頭來隻怕惡人怕惡鬼,我覺得不太好,不過這是我自己的看法,曾掖,你不用太在意這些,聽過便是。”

    曾掖點頭道:“那我先記下了。說不定哪天就用得著呢。”

    陳平安轉頭看了眼曾掖,笑了笑。

    曾掖有些難為情,“陳先生,我又說錯話啦?”

    陳平安搖搖頭,緩緩前行,“沒呢,你說得很好。有些道理,是用來活命的,以及幫助自己過得更好,而有些呢,是用來安心的。至於哪些道理更好,更適合當下,得看每個人自己的家底和心境,反正我認為都是有用的道理。你以後也會知道這樣那樣的大小道理,遇到了事情,就拿出來,多想想,再做選擇。”

    曾掖由衷道:“陳先生,知道的道理真多。”

    陳平安笑道:“以後這樣的屁話少說,你‘陳先生’的身邊,從來不缺你這種-馬屁精。”

    曾掖背著大大的竹箱,側過身,開朗笑道:“如今可就隻有我陪著陳先生呢,所以我要多說說這些誠心的馬屁話,免得陳先生太久沒有聽人說馬屁話,會不適應唉。”

    陳平安笑眯起眼,突然蹲下身,手法嫻熟,捏了一個巴掌大小的小雪人,放在曾掖背後的竹箱上邊,看得高大少年一頭霧水。

    陳平安拍拍手,“我接下來會走一個入門的拳樁,很簡單,就每六步出一拳,你可以跟我學,但是你學拳可以,必須保證竹箱上邊的小雪人不能掉下來。我就教你三遍,然後接下來這一路,你有事沒事就按照這個拳樁趕路,我不強求,你也不用強求,就當是個解悶的小法子。”

    陳平安之後給曾掖演練了三遍走樁,曾掖聚精會神死死盯著陳平安的腳步,以及最後遞出的一拳。

    陳平安都看在眼裏,讓曾掖自己走走看。

    四平八穩,比起泥瓶巷當年那個草鞋少年,看似走得好多了。

    可陳平安心中歎息,看拳不知意,三年不入門。

    曾掖的練拳悟性,遠遠不如彩衣國胭脂郡城內,當年那個手持柴刀站在自己跟前的瘦弱男孩。

    不過這不是什麽要緊事情,就像陳平安所說,隻是讓曾掖找點事情做做而已,省得跟自己一路上大眼瞪小眼,畢竟那些狐皮美人符紙,不能經常取出,而且陳平安也委實是怕了那些越來越性情活潑、言語無忌的女子陰物。逗弄曾掖也就罷了,一個個偷偷打賭,來自己這邊蹩腳地暗送秋波,她們不是自取其辱是什麽?我陳平安都見過多少的江湖險惡和大風大浪了?

    曾掖終究是在茅月島被砸錢栽培的練氣士,體魄強健,所以隻得其形的撼山拳走樁,隻要陳平安不說破,曾掖自己就覺得挺滿意,反正擱放在背後竹箱上邊的小雪人,始終沒有歪斜墜落在地。

    陳平安走完三次拳樁後,就不再繼續走樁,時不時拿出堪輿圖翻看。

    當晚兩人準備在一處荒郊野嶺露宿,隻要沒有下雪,其實都無礙。

    陳平安取出一張狐皮美人符紙,其中棲息著一位名叫蘇心齋的女子陰物。

    她生前是位洞府境修士,石毫國人氏,父親重男輕女,年少時就被石毫國一座仙家洞府的練氣士相中根骨,帶去了黃籬山,正式修道,在山上修行十數年間,從未下山返鄉,蘇心齋對於家族早就沒有半點感情牽掛,父親曾經親自去往黃籬山的山腳,祈求見女兒一麵,蘇心齋依舊閉門不見,希冀著女兒幫助兒子在科舉一事上出力的男人,隻得無功而返,一路上罵罵咧咧,難聽至極,很難想象是一位親生父親的言語,這些被暗中尾隨的蘇心齋聽得真真切切,給徹底傷透了心,原本打算幫助家族一次、此後才真正斷絕紅塵的蘇心齋,就此返回山門。

    蘇心齋最後一次下山遊曆,連同兩位師姐師妹一起,被書簡湖素鱗島一位龍門境祖師擄走,最後慘死在那條蛟龍嘴中,其餘兩人同門女子,則早就死在原素鱗島那位祖師手上了。

    蘇心齋以狐皮符紙所繪女子容貌現身,巧笑盼兮,眉目傳神。

    她是十二位女子陰物當中,性子最豁達、跳脫的一個,許多逗弄曾掖的鬼點子,都是她的主意。

    如果不是很快就要進入黃籬山地界,陳平安真不敢將她請出來。

    關於黃籬山的近況,陳平安已經把知道的,一開始就都說給蘇心齋聽了。

    她心心念念的那位恩師,早在數年前就已經去世,但是黃籬山如今還算安穩,畢竟隻是石毫國的二流仙家,不上不下,在亂局當中反而相對容易躲災避禍,三流末流的,早就給周邊仙家洞府吞並了,一流的頂尖勢力,樹大招風,焦頭爛額,該怎麽跟石毫國朝廷或是大驪鐵騎打交道,一著不慎,就是滅頂之災。

    黃籬山有修士三十餘人,屬於正兒八經記錄在冊的譜牒仙師,加上雜役婢女等附庸,如今大概有兩百餘人。

    蘇心齋的遺願,便是希望能夠返回黃籬山,在師父墳頭與祖師堂,各上三炷香,再無別求,甚至連活在下獄閻羅殿、或是仿製琉璃閣當中的念頭,也沒有。

    蘇心齋出現後,破天荒沒有打趣曾掖或是那位賬房先生。

    曾掖覺得奇怪,陳平安卻不會。

    近鄉情怯使然。

    曾掖見著了蘇心齋,就有些開心。

    少年心思,清澈見底。

    陳平安知道,蘇心齋其實也知道,不過她假裝懵懂不知而已,少女情動與否,往往比年紀更長的女子,更講究一見鍾情。

    男子見佳人美色而動容,女子見男子俊俏而動心,皆是顛簸不破的道理,不值得大驚小怪。

    可憐曾掖這位高大少年,比起朱弦府鬼修馬遠致的處境,要好,但是真好不到哪裏去。

    陳平安見蘇心齋愁眉不展,便改變了主意,告訴曾掖修行之外,再睡個把時辰,就連夜趕路。

    曾掖難得能夠為蘇心齋做點什麽,自然是拍胸膛震天響,看得陳平安直扶額,到底還是不曾飛過花叢的雛鳥。

    不過陳平安還是給曾掖了一份機會,獨自走開,留著蘇心齋在篝火旁給修行中的曾掖“護道”。

    陳平安偷偷留下兩柄飛劍在那邊,然後獨自走在積雪壓鬆、偶爾落雪簌簌而響的山脊小路上。

    轉頭望去,發現蘇心齋拎著裙擺快步跑來,還故意在雪地中踩出聲響,在身後留下一長串腳印,不是因為她生前就是洞府境修士,而是清風城許氏作為搖錢樹的狐皮符紙美人之身,做到這些並不難。

    天高地闊,無奇不有。

    修行之人,一步步登高望遠,總是能夠看到比山腳更多的旖旎風光。

    蘇心齋來到陳平安身邊,與他並肩散步,笑道:“陳先生真是不會當媒婆,難道看不出來,我對曾掖那個傻小子半點不動心嗎?”

    陳平安苦笑道:“不動心就不動心,我又不會硬要你做什麽,可你也別故意傷人家的心啊,以後蘇姑娘倒是清淨了,我可是還要跟那個傻小子朝夕相處好幾年的。”

    蘇心齋故作驚訝,笑眯眯道:“陳先生這樣的神仙老爺,還會在意一個傻小子的心情啊?不聽話,就揍他嘛,打得他隻知道乖乖聽話,咱們書簡湖野修都這樣,誰都不記好,隻記打。”

    陳平安氣笑道:“我都不稀罕搭理你。”

    蘇心齋突然要伸手去挽住陳平安的胳膊,結果給陳平安跳開躲過,瞪眼道:“記打不是?”

    蘇心齋掩嘴而笑,彎腰捏了個雪球,隨口問道:“陳先生隨身攜帶的那隻小炭籠呢,我可以幫忙生火。”

    陳平安搖頭道:“就不浪費木炭了,在青峽島,反正不愁,用完了自會有人幫忙添上,在這兒,沒了,就得自己掏錢去集市買,手暖和了,但是心疼。”

    蘇心齋雖然這一路多次露麵,早就領教過這位賬房先生的摳門,可還是會覺得新鮮有趣呀。

    她本就是為了聽到這個答案,才問那個問題的。

    蘇心齋走在陳平安身前,然後倒退而行,嬉笑道:“到了黃籬山,陳先生一定一定要在山腳小鎮,吃過一頓酥脆酥脆的桂花街麻花,才算不虛此行,最好是買上一大麻袋捎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