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壺酒一盤菜(3/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19620更新時間:2022-01-28 01:32:01

    李二輕輕跺腳,“腿沒氣力,就是鬼打牆,習武之初,一步走錯,就是鬼畫符。想也別想那‘神氣布滿、人是完人’的境界。”

    李二隨手伸出手指,輕輕彎曲,指了指自己雙眼,“習武登堂入室,就要將一雙眸子練得明,料敵在心,看拳在目。”

    一瞬間,陳平安就被雙拳擂鼓在胸口,倒飛出去,身形在空中一個飄轉,雙手抓地,五指如鉤,鏡麵之上竟是綻放出兩串火星,陳平安這才停下了倒退身形,沒有墜入水中。

    李二站在了陳平安先前所站位置,說道:“我這一拳不重也不快,你仍是沒能擋住,為何?因為眼與心,都練得還不夠,與強者對敵,生死一線,許多本能,既能救命,也會誤事。我方才這一動作,你陳平安便要下意識看我手指與雙眼,便是人之本能,哪怕你陳平安足夠小心,仍是晚了絲毫,可這一點,便是武夫的生死立判,與人捉對廝殺,不是遊曆山水,不會給你細細思量的機會。更進一步,心到手未到,也是習武大病。”

    李二說到這裏,問道:“你陳平安是不是覺得自己還算看人仔細?時時刻刻,足夠小心翼翼?”

    陳平安以手掌抹去嘴角血跡,點點頭。

    李二說道:“這就是你拳意瑕疵的弊病所在,總覺得這一技之長,足夠了,恰恰相反,遠遠未夠。你如今應該還不太清楚,世間八境、九境武夫的搏命廝殺,往往死於各自最擅長的路數上,為何?短處,便更小心謹慎,出拳在長處,便要難免自滿而不自知。”

    李二接下來擺出一個拳架,與拳招起手式。

    竟是陳平安極為熟稔的校大龍,以及最為擅長的神人擂鼓式。

    李二說道:“武書諺語三頭六臂是神通,可不是什麽市井玩笑話。天下拳分千百,有著不同的拳架拳樁拳招,架為根本,樁為地基,招式是門麵,三者結合,便有了拳種之別,有了世間無數拳譜。你走過不少的江湖,應該知道,市井坊間,喜歡稱呼一般江湖人為武把式,即是此理。”

    李二身架舒展,隨手遞出一拳神人擂鼓式,同樣是神人擂鼓式,在李二手上使出,看似柔緩,卻意氣十足,落在陳平安眼中,竟是與自己遞出,天壤之別。

    李二再遞出一拳神人擂鼓式,又有大不相同的拳意,急促如雷,驟然停拳,笑道:“武夫對敵,隻要境界不太懸殊,拳理各異,招數萬千,勝負便有了千萬種可能。隻不過一旦淪為武把式,就是花拳繡腿,打得好看而已,拳怕少壯?亂拳打死老師傅?老師傅不著不架,隻是一下,呼喝顯擺了半天的武把式,便死透了。”

    陳平安的腦袋猛然一偏。

    李二已經站在身前,十境一拳,就那麽橫在陳平安臉頰一側。

    李二笑道:“教了就懂,懂了又做到,很不錯。”

    這依舊“不快”卻氣力不小的一拳,若是陳平安沒能躲過,那今天喂拳就到此為止了,又該他李二撐蒿返回。

    李二收起拳,陳平安雖然躲過了本該結實落在額頭上的一拳,仍是被細密罡風在臉上剮出一條血槽來,流血不止。

    李二說道:“你小子擅長偷拳,幫你喂拳這麽久,你來學我拳架的意思,試試看。”

    陳平安點點頭,學著李二遞出一拳。

    李二站在一旁,隨陳平安出拳而走,指出了一些拳架瑕疵,中途一腳輕輕踹在陳平安小腿,又以雙指並攏彎曲,在陳平安手腕、手肘與肩頭幾處輕輕敲打,最後說道:“別將拳架學死了,每個人的體魄差異極多,光是你我身高便有不同,你雖然刻意化拳為己,做了些改變,仍是差了許多意思。死力不足貴,拳意法度最為高,就高在一個活字上,拳是活的,等於是我們純粹武夫的第二條性命,比那練氣士的陽神身外身,出竅遠遊之陰神,更重要。”

    陳平安閉上眼睛,片刻之後,再出一遍拳。

    “方向對了。”

    李二點點頭,“練拳不是修道,任你境界重重拔高,如果不從細微處著手,那麽筋骨腐朽,氣血衰敗,精神不濟,這些該有之事,一個都跑不掉,山下武把式練拳傷身,尤其是外家拳,不過是拿性命來換氣力,拳不通玄,就是自尋死路。純粹武夫,就隻能靠拳意來反哺性命,隻是這玩意兒,說不清道不明。”

    說到這裏,李二盤腿而坐,伸手招呼陳平安一起落座。

    李二沉默許久,似乎是想起了一些往事,難得有些感慨,‘寫實之外,象外之意’,這是鄭大風當年學拳後講的,翻來覆去念叨了好多遍,我沒多想,便也記住了,你聽聽看,有無裨益。鄭大風與我的學拳路數,不太一樣,雙方拳理其實沒有高下,你有機會的話,回了落魄山,可以與他聊聊,鄭大風隻是一身拳意低於我,才顯得拳法不如我這個師兄。鄭大風剛學拳那些年,一直埋怨師父偏心,總認為師父幫我們師兄弟兩個揀選學拳路數,是故意要他鄭大風一步慢,步步慢,後來其實他自己想通了,隻不過嘴上不認而已。所以我挺煩他那張破嘴,一個看大門的,一天到晚,嘴上偏就沒個把門的,所以相互切磋的時候,沒少揍他。”

    李二雙手握拳,身體微微前傾,就隻是這麽一個習慣性動作,便有了背脊弓起如山嶽的雄偉氣象。

    皆是拳意。

    李二緩緩說道:“練拳小成,酣睡之時,一身拳意緩緩流淌,遇敵先醒,如有神靈庇佑練拳人。睡覺都如此,更別談清醒之時,所以習武之人,要什麽傍身法寶?這與劍修無需它物攻伐,是一樣的道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