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二十八章 李花太白虎頭帽(3/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22296更新時間:2022-01-28 01:34:05

    道老二則去往天外天,近期注定要幫著師弟陸沉收拾爛攤子。

    老觀主說道:“第五座天下,要變天。”

    一座天地初開的嶄新天下,大道壓勝最重,誰高壓誰肩頭。但是寧姚先前實在“氣盛”,鋒芒無匹,以至於連那方天地大道都不得不暫時避其鋒芒,原本沒有意外的話,寧姚會躋身飛升境,到時候才是大道關鍵所在,畢竟天下第一位飛升境,與天地間第一位十四境,積攢下來的天道劫數大小,雲泥之別。

    但是當那個小丫頭祭出一把仙劍,遠遊浩然天下,牽一發而動全身,變數極大。

    那些蠢蠢欲動的遠古存在,不會對此視而不見,極有可能不再蟄伏各地,而會蜂擁而起。

    道祖說道:“不然。”

    老觀主點頭道:“天變未必變天。”

    道祖笑道:“然也。”

    ————

    飛升城。

    撚芯看著臉色微白的寧姚,問道:“何必如此,何苦如此?”

    撚芯實在不認同寧姚的選擇。太冒失,太激進。

    她都有些後悔將那封密信提早給寧姚看了。

    龍虎山天師府的出劍也好,白玉京道老二的出劍也罷,猶大有餘力,但是寧姚如今畢竟才是仙人境劍修瓶頸。就要祭出真正的本命飛劍,遠遊別處天下不說,還要摻和那場當之無愧的神仙打架,怎麽看都是不劃算的。一旦仙劍“天真”遭受破損,受傷而歸,就已經是莫大損失,仙劍若是就此崩碎遺落在扶搖洲戰場,說不得寧姚就要直接跌境到玉璞,飛升城等於失去了那個穩居天下第一寶座的大劍仙寧姚,而寧姚距離嶄新天下的飛升境第一人,不近反遠,最終一步慢步步慢,不光是寧姚自身大道受阻,飛升城極有可能就此失去以一城爭天下的大好先機。

    寧姚坐在門檻上,默不作聲。她隻是伸手擦拭掉眉心處的鮮血。

    不管如何權衡利弊,寧姚都不該如此意氣行事,撚芯搖頭道:“如果陳平安在這裏,一定會攔阻你。”

    “為飛升城,該做的事,我都會做。”

    寧姚說道:“但飛升城是飛升城,我是我。如果飛升城沒了一位飛升境劍修,就要失去天下大勢,我不覺得飛升城有了寧姚,就真的可以爭得天下。飛升城真要就此失勢,我一樣不虧欠飛升城半點。”

    隻是虧欠他那麽多的辛苦謀劃。

    而寧姚也不覺得他在身邊,會攔阻自己出劍。

    再說了,如果有他在飛升城當隱官,她隻會更閑。哪裏需要這麽勞心勞力,出劍就是了。

    寧姚伸出手背,抵住眉心。

    此次祭劍,非同小可。

    在這之前,劍氣長城除了陳清都,隻有董三更、陳熙在內的寥寥幾位老劍修,知道她其實擁有“斬仙”之外的第二把“本命飛劍”。

    何況即便是那把本命飛劍“斬仙”,寧姚也不太願意祭出,因為很容易被“天真”牽引,導致寧姚劍心失控。到時候就真要淪為仙劍“天真”的劍侍了。一把仙劍劍靈的桀驁不馴,劍心純粹至極,修道之人,要麽以境界強行壓製,要麽以堅韌劍心砥礪,別無他法,什麽善惡人心,什麽大道親近,都是虛妄。

    寧姚溫養兩把飛劍本身,就既是煉劍,又是以“斬仙”問劍“天真”。

    事實上,寧姚曾經私底下詢問過老大劍仙一個問題,那個甲子之約,陳平安真的沒事嗎?

    當時陳清都答非所問,看那位前輩到時候的心情吧。

    撚芯突然皺了皺眉頭,說道:“你要小心這座天下的大道針對。”

    寧姚轉頭望向這個縫衣人。似乎這句話,是有人在提醒撚芯,然後撚芯再來提醒自己。

    撚芯搖頭道:“這件事情,我還是要信守承諾的。”

    寧姚點點頭,“沒有‘天真’,我還有‘斬仙’。”

    撚芯突然笑了起來,“能讓他喜歡,果然隻有寧姚。”

    當年在那牢獄,關於與寧姚的所有相逢和重逢,年輕隱官從不與誰提及,就像個……守財奴吝嗇鬼,好像多說一句,就要少去好些銀錢。

    倒是那頭飛升境化外天魔霜降,因為與年輕隱官相互算計的緣故,得以知道些內幕,實在憋得慌,就與撚芯多說了些。

    霜降其實也不曾真切看清陳平安近乎迷宮的複雜深邃心境,隻是與撚芯說了兩個相對模糊的心相景象,一個是少年腳步沉重地走向陋巷小宅,天地昏暗漆黑,唯有祖宅屋內那邊如有一盞燈火點亮,光明,溫暖,草鞋少年在門口那邊略作停頓,看了一眼屋內光明,他既不敢置信,又忍不住開懷起來,這讓少年跨過門檻後,腳步變得輕快起來,少年卻小心翼翼走得更慢,好像不舍得走快了。

    再就是少年獨自走向一座廊橋,步履蹣跚,天地間愈發黑暗得伸手不見五指,隻是當死氣沉沉的少年緩緩抬頭,見到台階上坐著一個人,少年原本漆黑如墨、好似深墜古井深淵的一雙眼眸,如驀然瞧見日月光明。

    寧姚告辭離去。

    撚芯重新將那盞燈火放回桌上。

    龍虎山天師府。

    在老秀才離開摘星台後,趙天籟說道:“有勞無累道友,走一趟扶搖洲。總不能教幾座天下笑話我們天師府有劍等於沒劍。”

    小道童點點頭,化做一道劍光,率先去往扶搖洲。

    在那老秀才在那天師府現身之時,其實正是扶搖洲戰場最為形勢險峻之際。

    故而老秀才的離開穗山,故地重遊天師府,當然不是無頭蒼蠅亂撞,隻不過在老秀才火急火燎趕往龍虎山之前,至聖先師卻給了個奇怪說法,到了天師府那邊,先隨便逛逛,不著急敘舊。所以就有了老秀才的奉旨找酒,喝你趙天籟一點酒咋了,那副楹聯寫了多少個字?尤其匾額橫批“天人合一”四個字,是能隨便給的?

    文廟那邊當年為此不是沒有吵鬧,覺得會分去一部分儒家道統文氣,關鍵是於禮不合,尤其是那兩位有重塑文脈道統之功的文廟正副教主,最終道理是聽了老秀才的道理,可都沒給他什麽好臉色,所以老秀才不過喝你一壇桂花釀而已,都補不回來與人吵架的那幾大缸口水。至於其餘幾十壇不小心忘了往回原處的桂花釀,當是幫你天師府餘著啊,何況退一萬步說,送誰喝不是喝,天師府貴客絡繹不絕又如何,可這裏邊能有浩然山君第一尊的穗山大神嗎?能有白澤嗎?有至聖先師或是禮聖老爺嗎?做人得講點天地良心,得了便宜還賣乖,不是什麽好習慣,改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