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七十五章 會一會十四境(3/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18078更新時間:2022-01-28 01:34:40

    周米粒看了眼裴錢,再看了眼好人山主和山主夫人,猶豫了一下,說道:“沒有的吧?”

    她覺得自己大概是說錯話了,趕緊喝了一大口糯米酒釀,笑哈哈道:“我酒量不好,說醉話哩。”

    寧姚笑了起來,看來是需要跟小米粒多聊聊了。

    要說落魄山上的長輩緣,除了暖樹姐姐,周米粒自認第三,沒誰敢稱第二。

    陳平安的兩位師兄,左右,君倩,當年在落魄山上,雖說逗留時日都不長,但無一例外,相對而言,都與小米粒聊得最多。他們確實都比較喜歡跟周米粒聊天,因為這個啞巴湖小水怪,最童言無忌。大管家朱斂太滴水不漏,山君魏檗太拘謹,暖樹每天太忙碌,陳靈均會躲著他們,隻有這個喜歡巡山的小米粒,既喜歡問東問西,也會有問必答。

    陳平安立即岔開話題,之後閑聊,裴錢才得知一事,師父竟然早就仰慕條目城的李十郎。

    裴錢就有些古怪。好像很難想象,師父也會如此仰慕別人。

    周米粒撓撓臉。

    是挺尷尬的,

    不比當年鬥詩落敗給人趕出去差了。

    陳平安倒是沒覺得這位李十郎,見著了書本之外的真人“活神仙”,如何教人失望,就與裴錢笑道:“還記不記得你小時候,在桐葉洲趕夜路那會兒,我教你那些用來壯膽的順口溜?”

    陳平安抿了口酒,雙指並攏輕輕敲擊桌麵,微笑道:“門對戶,陌對街。晝永對更長,故國對他鄉。地上清暑殿,天上廣寒宮。掌握靈符五嶽籙,腰懸寶劍七星紋。”

    裴錢咧嘴一笑,“烹早韭,剪春芹,槐對柳,檜對楷。黃犬對青鸞,水泊對山崖。山下雙垂白玉箸,仙家九轉紫金丹。”

    陳平安點點頭,“其實這些都是我按照李十郎編撰的對韻,挑挑選選,裁剪出來再教你的。師父第一次出門遠遊的時候,自己就經常背這個。”

    這些美好的文字內容,曾經伴隨草鞋少年一起走過千山萬水。曾經每當思鄉的時候,就會讓少年想起家鄉的街巷,小鎮的槐樹,山中的楷樹,每當饑腸轆轆的時候,就會想起韭菜炒蛋、芹菜香幹的香味。會讓一個懵懂少年,忍不住去想那雲弁使雪衣娘,白玉箸紫金丹,到底是些什麽。

    “他在書上說窮人行樂之方,無甚秘訣,隻有‘退一步’法。我當時讀到這裏,就覺得這個前輩,說得真對,好像就是這樣的。很多人事,繞不過,就是死活繞不去,還能怎的,真不能怎的。”

    陳平安笑道:“但是沒有想到,李十郎在書上後邊又舉了個例子,大抵是說那溽暑時節,帳內多蚊,羈旅之人借宿郵亭,不堪其擾,然後亭長就說了一番言語,李十郎想要借此所說之理,就是個‘不必遠引他人為退步’,因為道理很簡單,‘即此一身,誰無過來之逆境?’故而以昔較今,不知其苦,但覺其樂。所以我每次練拳走樁過後,或是遇到了些事情,熬過了難關,就愈發覺得李十郎的這番話,似乎已經把某個道理,給說得一幹二淨毫無餘地了,但他偏偏自己說自己‘勸懲之意,決不明言’,怪不怪?”

    裴錢瞪大眼睛,“師父說與己為敵,不用著急跟誰比,要今日我勝過昨日我,明日我勝過今日我,就是從這裏邊來的道理?”

    陳平安笑著點頭,“可不是,不然你以為師父的道理,都是天上掉下來再給我接住的啊?”

    陳平安舉起酒碗,轉頭望向窗外,然後猛然間一口飲盡,算是遙遙敬了一碗酒,與那李十郎由衷致謝一番。

    條目城一處層園內,白發老書生與李十郎並肩而立,看著池塘內的水紋漣漪,笑道:“這個馬屁,這份心意,你接還是不接?”

    李十郎冷哼一聲,道:“小子佩服我又如何,世上仰慕我李十郎才情學識的人,何止千千萬。這小子油滑無比,莫不是把我當那一棍一棗的蠢人了。我敢篤定,那小子十分清楚,你我此刻就在旁聽,因為他已經知曉了直呼李十郎名字,我這邊就可以心生感應。”

    老書生嘖嘖不已。

    李十郎隨即神色舒展,撫須而笑,“隻不過這番肺腑之言,臨時抱不來佛腳。誠心與否,一眼可見。”

    老書生點頭附和道:“到底是劍氣長城的隱官大人,可是連船主都敢算計,也真能被他算計了,能讓這麽個精明後生都要心生仰慕,十郎算是大大長臉一次了。”

    李十郎點點頭,說道:“那青牛道士,便隻會吃瓜。”

    在那夜航船下四城之一的容貌城,中年文士隱匿身形,來到一處宴席上,滿座紅弦翠袖,燭影參差,望者疑為神仙中人。有女子正在撫琴,主位上是那位主動讓出城主職務給邵寶卷的英俊男子,綽號美周郎。

    中年文士又跨出一步,悄無聲息來到別處,與一位身形模糊的男子笑問道:“你與陳平安曾經算是劍氣長城的同僚吧,為何讓邵寶卷對他出手?是你與上任刑官的文海周密,早就有過什麽約定,屬於不得已為之?”

    那個連船主都看不清麵容的男子,原來正是劍氣長城牢獄中的那位刑官,在那邊收了個少年劍修作為嫡傳弟子,名叫杜山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