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八十四章 議事(5/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24364更新時間:2022-01-28 01:34:47

    王赴愬,如今是大源王朝盧氏供奉,這次跟過來,純粹就是閑來無事悶得慌,出來透口氣。

    沛阿香置若罔聞。

    張條霞笑問道:“那個李二拳腳如何?”

    王赴愬嗤笑道:“一般般,拳不重腳不快,如果不是你問起,我都不稀罕多說。”

    張條霞輕輕點頭,將信將疑。

    王赴愬早年在試圖躋身“神到”之時,走火入魔,人身小天地內的萬裏山河,湖海蒸騰,山嶽陸沉一般,氣象大亂,武夫純粹真氣被數位劍仙合力拘押起來。

    柳歲餘笑問道:“怎麽個‘一般般’?”

    王赴愬毫不猶豫答道:“李二卯足了勁,三拳都沒能打死我。能厲害到哪裏去?”

    更遠處的那位桐葉洲武聖吳殳,啞然失笑。

    如今浩然天下,門戶之見,依舊有,隻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土神洲。當然獨一檔。

    接下來就是北俱蘆洲,東寶瓶洲。

    此外西南扶搖洲,南婆娑洲,西金甲洲,西北流霞洲,皚皚洲,都差不多。

    東南桐葉洲。獨一檔,隻不過是墊底。

    所以吳殳,與那玉圭宗宗主韋瀅,其實在先前那場雅集酒宴上,都比較沉默。

    而武夫吳殳與劍仙韋瀅之間,哪怕是桐葉洲同鄉,其實也沒什麽可聊的。算是認識,點頭之交。

    岸邊垂釣,武夫紮堆。

    不是十境,就是九境。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那個王赴愬笑道:“裴杯沒來,宋長鏡也沒來,怎麽,是瞧不起龍伯前輩你這位江湖總瓢把子?”

    張條霞笑道:“別亂取綽號,什麽江湖,什麽總瓢把子,傳出去容易惹是非。”

    裴杯的境界,一直是個天大的謎。

    她到底有無十一?

    至於宋長鏡,在那寶瓶洲,憑借陣法,凝聚一洲武運在身,一拳擊退王座大妖袁首,拳殺兩仙人。

    同樣的,宋長鏡當時到底有無躋身十一境?或者說已經邁過那道門檻,等到陣法崩碎,就又退回了十境?

    那麽十一境,躋身武學之巔,眼中所見的山河畫卷,到底又是怎樣個景象?

    在戰事當中,裴杯更多是以大端王朝的國師身份,負責調兵譴將,出手機會,甚至要遠遠少於弟子曹慈。

    曹慈在扶搖洲和金甲洲戰場,出拳極多,戰功極大。

    一個年輕人有無出息,隻看旁人提及此人師傳,越少,出息越大。

    比如白帝城鄭居中,師承如何,為何明明是城主,卻有韓俏色、琉璃閣閣主、守瀑人在內的數位師妹、師弟?他們的傳道恩師是誰?早已無人探究。

    百花福地的花主,正在設宴款待柳七郎。

    一年四季十二月,分別有四位命主花神,十二月花神。而十二月花神,都會邀請一位男子,作為各自唯一的客卿,故而他們又有男子花神的美譽,往往是那些誦花詩詞堪稱“神來之筆”的文人雅士、山上神仙。相貌氣度,修士境界,文采辭藻,自然缺一不可。不過在這之上,還有那太上客卿的虛設頭銜,例如白也之於牡丹。

    這次出門遠遊,除了福地花主、四位命主花神,還有一位少女麵容的鳳仙花神,在百花福地資質淺,神位低,昵稱瑞鳳兒,好不容易才躋身了七品三命,有了個“羽客”的美譽,隻是“菊婢豔俗”的說法,始終讓少女黯然神傷,而且流傳越來越廣,而率先提出這個傷人心說法的,又是蘇子的一位得意門生。

    加上這百來年,沒有一篇膾炙人口的詩詞傳世,下一次白山先生和張翊、周服卿一起主持的福地評選,她極有可能就要直接跌落到九品一命了。

    問津渡那邊,哪裏有仙子的鏡花水月,一個腋下夾鬥笠的漢子就往哪裏湊,探頭探腦,這邊蹦跳幾下,那邊揮手幾下,不然就是站在原地,豎起雙指,笑容燦爛。

    含蓄些的仙子,就眼神哀怨,提醒那個礙眼的漢子,“你讓開啊!”

    脾氣沒那麽好的女子,就直接讓他“死開!”

    如今的小姑娘,不解風情,漢子呆呆無言,不就是才離開了浩然天下一百多年嗎?有些受傷,世道到底是怎麽了。

    李槐吃一塹長一智,帶著嫩道人離得遠遠的。

    阿良屁顛屁顛跑到李槐身邊,問道:“接下來怎麽說,咱們是先找個落腳地兒,還是直接去功德林找陳平安?要見就抓點緊,因為很快就要議事了。”

    李槐問道:“你誰啊?”

    阿良無奈道:“李大爺,厚道點。”

    李槐悶悶道:“陳平安來見我還差不多。”

    阿良歎了口氣。也沒覺得奇怪,當年遠遊途中,李槐就與陳平安最親近,跟陳平安也最不見外。

    阿良突然一拍額頭。

    服了。

    問津渡不遠處,一襲青衫長褂的背劍男子,滿臉笑意,緩緩走來。

    揀選路線極有講究,剛好躲過那些鏡花水月。

    嫩道人瞧見了那人,頓時心弦一緊。

    李槐笑容燦爛,一路飛奔過去,驟然停步,與陳平安重重擊掌。

    阿良與嫩道人站在一旁。

    阿良笑道:“有我一半帥氣了。”

    陳平安笑道:“不敢。”

    刹那之間。

    所有有資格參與議事的人物,心中都響起一個溫醇嗓音,“開始議事。”

    陳平安與李槐說道:“回頭找你。”

    青衫劍客與鬥笠漢子,兩人身形在問津渡憑空消失。

    直到這一刻,渡口看客們,因為有人得到了飛劍傳信,議論紛紛,才後知後覺一事,那兩人,竟是參與文廟議事之人。

    文廟廣場上,天地清明,席位並無主次之分,所有人剛好圍成一個大圓。

    儒家聖賢,文廟正副三教主,三大學宮祭酒、司業,七十二書院山長。諸子百家老祖師。各大宗主,飛升境,仙人。止境武夫。王朝皇帝。大嶽山君五湖水君。洞天福地主人……

    浩然天下,豪傑聖賢,齊聚於此,視線遊曳,各有打量。

    至聖先師並未現身。

    住持第一場議事的禮聖,也沒有著急開口說話。

    其中五人,站在一起,位置極有意思。

    齊廷濟,陸芝。阿良,左右。

    阿良沒有站在亞聖身邊,左右也未曾站在文聖一旁。

    而在齊廷濟、陸芝,與阿良和左右之間。

    剛好居中站著一位身材修長的年輕男子,劍氣長城隱官,陳平安。

    一時間。

    仿佛一座天下,不約而同,共看一人。

    78513463/81702492.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