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三十三章 好似拖拽虛舟(2/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21214更新時間:2022-01-28 01:35:24

    陳平安又倒了酒,幹脆脫了靴子,盤腿而坐,感慨道:“先生這是獨獨以人和,去戰天時地利啊。”

    老秀才唏噓不已,“吃虧啊,難啊。”

    寧姚發現這倆先生弟子,一個不說輸贏,一個也不問結果,就隻是在這邊吹捧那位老夫子。

    老夫子學問越高,先生一樣贏了,自然是學問更高。

    老秀才轉頭笑道:“寧丫頭,這次馭劍遠遊,天下皆知。以後我就跟阿良和左右打聲招呼,什麽劍意、劍術兩最高,都趕緊讓出各自的頭銜。”

    寧姚說道:“以後不常來浩然,文廟那邊不用擔心。”

    如果不是文聖老先生,她都懶得如此解釋什麽。

    老秀才笑著搖頭,“擔心這個做什麽,文廟這點氣度還是有的,如今又是禮聖親自管事,風氣與以往那是大不一樣了。寧丫頭你要是不常來,我才擔心。我真正憂慮的,還是你從今往後的不自由。”

    看看那三教祖師,誰會去別家串門?

    作為五彩天下的第一人,寧姚以後的處境,當然要比陳清都枯守城頭萬年好很多,但是終究有那異曲同工之……苦。

    寧姚說道:“一座天下,來去自由,足夠了。”

    老秀才歎了口氣,搖搖頭,“這話說早了。”

    寧姚有些無奈,隻是文聖老爺這麽說,她聽著就是了。

    她記起一事,就與陳平安說了。老車夫先前與她承諾,陳平安可以問他三個不用違背誓言的問題。

    陳平安笑著點頭。

    老秀才好像有感而發,喝了酒,笑嗬嗬道:“有些混出些名堂的王八蛋,教都教不過來,改是不會改的,你就真的隻能等它們一顆顆爛透,爛沒了。”

    至於老秀才是在罵誰,可能是某些官場上屁事不幹、唯獨下絆子功夫第一的老油子,興許是正陽山的某些老劍仙,可能是浩然天下某些保命功夫比境界更高的老家夥,老秀才也沒指名道姓,誰知道呢。

    陳平安點頭道:“記下了。”

    三人幾乎同時察覺到一股異樣氣機。

    不在大驪京城,而是遠在京畿之地,那是一條陽人回避的陰冥道路。

    老秀才是憑借聖人與天地的那份天人感應,寧姚是靠飛升境修為,陳平安則是憑借那份大道壓勝的道心漣漪。

    陳平安起身道:“我去外邊看看。”

    寧姚就要跟著陳平安一起離開客棧。

    老秀才笑道:“寧丫頭,你不用跟著,開路一事,大驪朝廷已經做得很好了。你一身劍意太盛,幫不上忙的。沒事,剛好有些五彩天下的注意事項,反正是我自己琢磨出來的,不算假公濟私,與你聊聊。”

    純粹劍修,戰場之外,殺力無窮盡,殺人本事第一,活人則未必。

    寧姚就重新落座,陳平安縮地山河,一襲青衫身形縹緲散又聚,一步來到京城牆頭附近,舉目遠眺,隻見數百裏之外,陰氣衝天,匯聚成一條蜿蜒長河。

    在那條專門揀選人跡罕至荒郊野嶺的山水道路之上,陰氣煞氣太重,因為活人寥寥,陽氣稀薄,尋常練氣士,哪怕地仙之流,擅長靠近了可能都要消磨道行,若是以望氣術細看,就可以發現道路之上的樹木,哪怕沒有絲毫踩踏,事實上與亡靈並無半點接觸,可那份青翠之色,都早已顯露幾分不同尋常的死氣,如人臉色鐵青。

    京城外城頭的一撥大驪練氣士,負責護衛這一段城頭,其中一位老供奉與那個突兀現身的青衫劍客,問道:“來者何人?”

    陳平安從袖中摸出那塊刑部無事牌,懸在腰間,既然是自家人,老供奉勘驗過無事牌的真假之後,就隻是抱拳,不再過問。

    陳平安沉默片刻,問道:“老先生,這次人數好像格外多?看樣子約莫得有三萬?”

    老供奉點點頭,“因為是倒數第二撥了,所以數量會比較多。”

    其實老供奉原本是不願意多聊的,隻是那個不速之客,說了“人數”一語,而不是什麽亡魂鬼物之類的措辭,才讓老人願意搭個話。

    大驪北境,在宋氏的龍興之地,常年設置有一座京城譯經局住持的水陸法會,和一處崇虛局負責的周天大醮,引渡戰場遺址上的陰魂亡靈北歸故裏,已經舉辦多年,晝夜不息,至今依舊未能結束,實在是大驪邊軍在異鄉戰死之人太多,這些年大驪朝廷,由皇帝頒布旨意,禮部牽頭具體籌備此事,戶部掏錢,兵部派人護衛,光是為一場場浩浩蕩蕩的陰兵過境,就開辟出了三條耗資無數的山水路途。

    每次趕路,都有數以千計甚至是萬餘位的戰場亡靈遊魂,於白晝止步,防止被大日曝曬殘餘魂魄,棲息在大驪練氣士沿途設置的山水陣法之中,隻在夜中遠遊,既有大德高僧一路誦經,持錫帶路,也有道門真人默念道訣,搖鈴牽引,更有欽天監練氣士和大驪鐵騎在道路兩旁,防止遊魂流竄走散,再加上各地山水神靈、城隍和文武廟的配合,才使得這件事始終沒有出現大的紕漏,不擾陽間百姓。

    傳聞京城兵部一位邊軍出身的侍郎,曾經公然威脅戶部官員,別跟老子談什麽難處,這件事沒得商量,你們戶部就算砸鍋賣鐵,拆了衙署房料換錢,也要保證所有大驪邊軍亡魂,不至於在那戰場遺址滯留太久,以至於魂飛魄散。為此兵部專門抽調了五六人,每天就待在戶部衙署臨時“當差”,專門督促、監察此事的推進,吵架是常有的事。

    除了大驪供奉修士,儒家書院君子賢人,佛道兩教高人的一路牽引道路,還有欽天監地師,京師文武廟英靈,都城隍廟,都土地廟,各司其職,負責在各處山水渡口接引亡靈。

    陳平安站在城頭上,遠遠看著那夜遊趕路一幕。

    家國無恙,故人何在,山水迢迢,雲煙茫茫。

    這些山水有相逢,卻已經是生死有別,陰陽之隔。

    確實,哪有那麽多的一見如舊,綢繆笑語。

    陳平安轉過頭,看到了遠處宋續這撥年輕修士的禦風遠遊,大概是忙著趕路,盡早去往那條陰冥路,人人風馳電掣,沒有刻意隱蔽蹤跡,劍修宋續腳踩一劍,拖曳出極長的金色長線,陣師韓晝錦像是在行走,每次一步踏出,轉瞬數裏山河,腳下都蕩漾起一圈圈靈氣漣漪,如夜開曇花朵朵,此外道錄葛嶺,兵家修士餘瑜,儒生陸翬,小沙彌後覺,也各自施展神通術法,匆匆遠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