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四十三章 共斬蠻荒(3/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26412更新時間:2022-01-28 01:35:31

    ,不過後來還是配合主動登門的蘇琅,演戲一場,給了對方一個台階下,白送給蘇琅偌大一份“山下劍術不輸山上劍仙”的江湖名聲。

    老一輩的江湖規矩和人情往來,多半如此。

    同在江湖,隻要沒結死仇,酒桌上就多說幾句甘人之語。同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將獨木橋走成一條陽關大道。

    寧姚看著陳平安。

    陳平安立即心領神會,搖頭笑道:“我哪有那麽多的怪話,就隻是找蘇琅平常敘舊。”

    就像行走江湖,出門不露黃白。一般情況,陳平安不會輕易打開籮筐,泄露那份“家底”,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打人不打臉。

    寧姚說道:“那我就不去了。”

    陳平安笑道:“那我回去路上,買幾樣京師吃食。”

    寧姚點點頭,一閃而逝,憑空不見,悄無聲息。

    她其實知道陳平安還是掛心那場戰事,就想要找點事情做做,分心就是散心。

    所以就讓他單獨去見所謂的江湖朋友。在官府各色衙役胥吏的虎視眈眈之中,眾人有序離場,在一條僻靜巷弄,馬車緩緩停下,蘇琅微微皺眉,眼前有一僧一道,堵住了去路,年輕道士,少年僧人,都是生麵

    孔。

    年輕道士自報名號,掏出了一塊象征身份的道正院譜牒司玉牌,“京師道錄葛嶺,有事找周姑娘商量,懇請周姑娘先下馬車,再隨貧道去往道觀一敘。”

    小和尚雙手合十,“小僧是譯經局小沙彌。”

    蘇琅眯起眼,大驪崇虛局轄下的一名道官?

    京城道正之下,分譜牒、詞訟、青詞、掌印、地理、清規六司,這個自稱葛嶺的年輕道士,掌管譜牒一司。道錄的上司,是京師道正,掌理京城道士的譜牒頒發、升遷貶謫,卻管不著自己這位純粹武夫,要是道正親臨,蘇琅說不定還願意禮讓幾分,雖說道正官品不高,到底還

    算是手握實權,至於僅是一司主官的道錄,芝麻官不說,與刑部衙門還有井水河水之分,真當自己那個刑部頒發的二等供奉身份,是個擺設虛銜?

    蘇琅腰別一截青竹,以彩線係掛一枚無事牌,二等,不低了。純粹武夫,隻有山巔境,才有機會懸佩一等無事牌。

    大驪二等供奉,多是金丹劍修,遠遊境武夫,元嬰練氣士這三種人。除非軍功極大,非劍修身份的金丹境練氣士,都隻能列為三等。

    蘇琅淡然道:“有事說事,無事讓開。”

    葛嶺笑道:“是鬆溪國的青竹劍仙吧,貧道久仰大名,隻是今天找周姑娘有事相商,不宜外人旁聽,蘇劍仙見諒個。”

    小和尚輕聲問道:“劍仙?”

    現在小和尚一聽到什麽劍仙,就一顆光頭兩個大。

    這才幾天啊,自己就已經給佛祖捐了兩次香油錢。

    這次邀請周海鏡議事,是宋續的意思,問拳結束,就要正式邀請她進入地支一脈。

    其實之前袁化境找過她一次,隻是雙方沒談攏,一來袁化境沒有泄露身份,再者禮部刑部那邊的意思,也需要借助魚虹,試一試周海鏡的武道斤兩,到底有無資格補缺。

    至於這個風流倜儻的趕車武夫,小和尚還真不認識,隻認得那塊無事牌。地支一脈修士,十一位練氣士,人人都是寶瓶洲應運而生、取勢而起的天之驕子,大半修士都不是大驪本土人氏,大驪朝廷對他們寄予厚望,向他們傾斜了無數財力物力

    ,還耗費了不少山巔香火情。最大依仗,除了各自的修士境界和天賦神通,還有冥冥之中的一洲氣運,唯一缺陷,就是廝殺一事,太過依賴人數的完整。這次與周海鏡碰頭,不止是小和尚惴惴不安,還有女鬼改豔、苦手他們幾個,都是如出一轍的憂心忡忡,最後還是餘瑜幫忙說出所有人的心聲,“能夠補足最後一人,實力

    暴漲不假,可是老話說得好,事不過三,咱們不會再去找隱官大人的麻煩了吧?”

    宋續當時玩笑道:“我和袁化境肯定都沒有這個想法了,你們要是氣不過,心有不甘,一定要再打過一場,我可以硬著頭皮去說服袁化境。”

    這會兒蘇琅神色不悅道:“我不管你們什麽崇虛局譯經局,給我讓路!”

    仗著有點官府身份,就敢在自己這邊裝神弄鬼?

    葛嶺有些為難,其實最適合來這邊邀請周海鏡的人,是宋續,畢竟有個二皇子殿下的身份,不然就是境界最高的袁化境,可惜後者開始閉關了。周海鏡聽見了外邊的動靜,運轉一口純粹真氣,使得自己臉色慘白幾分,她這才掀開簾子一角,笑容嫵媚,“你們是那位袁劍仙的同僚?怎麽回事,都喜歡鬼鬼祟祟的,你們的身份就這麽見不得光嗎?不就是刑部秘密供奉,做些台麵底下的醃臢活計,我曉得啊,就像是江湖上收錢殺人、替人消災的刺客嘛,這有什麽沒臉見人的,我剛入江

    湖那那會兒,就在這一行當裏邊,混得風生水起。”周海鏡自顧自說道:“可惜我這點武夫境界,難入山上高人的法眼,不敢奢望什麽大驪頭等供奉,可要說二等供奉,還是有點機會的,再說了,我可信不過你們,萬一是那

    拐賣良家女子的江湖慣犯,回頭我吃了個天大悶虧,你們個個地頭蛇,我一個無依無靠的外鄉女子,能找誰訴苦去?”

    蘇琅等到周海鏡說完,就要繼續駕車,既然不讓路,有本事就攔著。

    反正江湖曆練,神仙道侶,缺一場患難與共,今天機會難得。

    何況在這京城之地,蘇琅還真不怕與這些三教中人的練氣士起衝突,他的最大依仗,甚至不是刑部無事牌,而是大驪隨軍修士的身份。

    葛嶺歎了口氣,看來隻能多喊幾個人過來,才能請得動這位周姑娘的大駕了。

    小沙彌語重心長道:“陳先生說過,凡事恭謙有禮,不可盛氣淩人。”

    一個溫醇嗓音在小和尚身後響起,“不,我沒有說過。”

    小沙彌立即側身,雙手合十,低頭道:“陳先生最擅長給人贈送吉言良語,暫時沒說過,以後會說的。”

    葛嶺轉身,與來者打了個道門稽首,神色恭謹,“見過陳先生。”

    陳平安抱拳還禮,笑道:“我這趟來,是找朋友敘舊,你們忙正事便是。”

    蘇琅立即停下馬車,再不敢往前衝去。

    因為認出了對方身份。

    周海鏡剛要放下簾子,停下動作,一雙水潤的桃花眸子,瞬間眯成一線,望向那個站在小光頭身邊的青衫男子,約莫是小和尚個頭太矮,顯得那男人身材尤其修長。

    女子加上山巔武夫的雙重直覺,讓她意識到眼前這個從小巷高處飄然而落的不速之客,絕對不好惹。

    大驪武神宋長鏡,風雪廟大劍仙魏晉,真境宗上任宗主韋瀅……都不對。

    奇了怪哉,何方神聖,竟然能夠讓自己感覺完全打不過、幹不翻?

    陳平安暗自點頭,這位周宗師果然是同道中人,勤儉持家,都不舍得在鏡花水月一事上開銷。

    蘇琅神色微變,心情複雜至極,迅速收斂心神,聚音成線,與周海鏡出聲提醒道:“周姑娘,小心此人,他就是那個問劍正陽山的陳平安!”

    那場聲勢浩大的正陽山慶典,蘇琅當然沒有錯過,通過鏡花水月

    他跟朦朧山,是同樣的尷尬處境,隻是相較於後者,這位青竹劍仙略好幾分,當年那場劍水山莊附近的風波,雙方勉強能算是好聚好散。周海鏡聽到“陳平安”這個名字後,神采奕奕,忍不住多打量了幾眼那位如今寶瓶洲最負盛名的年輕劍仙,極有可能,還是浩然天下最年輕的一宗之主,都快聽得耳朵起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