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八十九章 何謂披星戴月(5/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40850更新時間:2022-01-28 01:36:05

    那個多瞧幾眼便有一身書卷氣的青衫刀客,卻是搖頭,“不用知道這些有的沒的。”

    她猶豫了一下,眼神堅定,“奴婢誠心懇請仙師,還是說一說道號。”

    隻見那人拍了拍腰間狹刀,笑道:“我叫陳平安。是一名劍客。”

    既是學某人,與撐傘女鬼開了個不是玩笑的玩笑。

    又是說給那位郡城隍爺聽的,因為小陌那塊大驪刑部的末等無事牌,好像不是特別管用。

    轉身與駕雲霧的城隍爺那邊一抱拳,便施展雲水身,與小陌繼續趕路。

    那城隍爺與日遊神和枷鎖將軍兩位佐吏,與那個自報名號的青衫客恭敬還禮過後,城隍爺按下雲頭,來到岸邊,讓那本該攔路的河伯,隻管為女鬼放行。

    那河伯也是個強的,即便見著了官場上司的一郡城隍,仍然非要問出個緣由,才肯讓路,城隍爺心情極好,非但不惱火,反而與河伯說了,那位青衫劍仙,正是大驪龍州落魄山的年輕山主,陳平安,一宗之主。

    城隍調侃那位河伯,“天大架子了,竟然能讓一位劍仙在此停步,不得不分出些自身功德,護送一位女鬼渡河。”

    河伯心中得意萬分,嘴上卻說道:“一位劍仙的境界大過天,也大不過卑職在此恪盡職守的道理。”

    城隍嗬嗬一笑,所以這就是你在這邊當河伯、我在郡城坐鎮城隍廟的理由了。

    河伯突然問道:“真是那個落魄山的陳劍仙?”

    窮嘛,看不起鏡花水月,買不起山水邸報,山上消息,遠遠不如這位城隍爺靈通。隻是在大小酒局上邊聽同僚和上官們經常提起,大驪王朝出了兩個四十來歲的年輕劍仙,聯手問劍一場,把正陽山的祖師堂都給拆掉了,尤其是其中那個姓陳的,脾氣差得很,用劍剁掉了那位搬山老祖的腦袋。

    回頭再看那位青衫刀客的行事風格,好像與外界傳聞不太像啊。莫不是城隍爺看走眼了?

    城隍點點頭,“做不得假,千真萬確。”

    河伯埋怨道:“城隍爺唉,既然如此,怎麽不早說,我好與陳劍仙討要一幅墨寶啊。”

    城隍爺一瞪眼,“你不早說?!”

    河伯不說話了,誰官大誰有理。

    小陌跟著自家公子一同禦風遠遊,繼續趕路,問道:“公子以往出門遊曆,都是這樣……?”

    陳平安笑著接話道:“愛管閑事?”

    小陌笑著不說話。

    陳平安說道:“境界一高天地就小,好像山下都是些瑣碎事。這麽說也沒錯,隻是你我的一個停步,些許光陰,相差不過是你陪著我乘坐符舟悠然看山河,與我被你拽肩趕路的一點區別。可是對於別人來說,可能就是生死,大道,跪在地上磕頭求饒都避不開的劫數,是就此天各一方,還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小陌說道:“公子傳道法,小陌受教了。”

    陳平安忍了又忍。

    小陌說道:“聽朱老先生說,落魄山的風氣由來,歸功於公子的正本清源,以身作則。”

    陳平安扯了扯嘴角,“胡說八道,跟我沒有一顆銅錢的關係。”

    小陌感歎道:“公子真是虛懷若穀。”

    山間道路蜿蜒如蛇,崎嶇難行,一支車隊,皆是矮馬。

    一個眉發皆白的老人,騎馬佩刀,估計是出門在外,老鏢師就沒怎麽刮胡子。

    與一個年輕道士並駕齊驅。

    山路拐彎處,緩緩走出一個腰間疊雙刀的青衫客,笑道:“打劫。”

    他身後站著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

    老人哈哈笑道:“山峰,一看就是個不劫財隻劫色的,隻能委屈你了。”

    年輕道士笑嘻嘻道:“還是徐大哥你英俊些,不總說相貌一事,我和陳平安加一起,都不夠看?”

    兩人翻身下馬,與那人相對而行。

    武館鏢師,隻見那個青衫刀客,快步而行,舉起雙手,分別與徐遠霞和張山峰握住手。

    他們大多認識此人,姓陳。是老館主的朋友。

    也不知怎麽回事,那個青衫男子,竟然徒步行走,為館主牽馬而行,有說有笑。

    下了山,路過一處客棧,四人坐在一張桌上,館主破例,不但自己在走鏢的時候喝了酒,還準許所有武館弟子得以飲酒一碗。

    奇了怪了,館主真不怕半路出事情嗎?

    陳平安端起酒碗,抿了口酒,從袖子裏摸出一本不厚的集子,笑眯眯道:“翻翻看?”

    徐遠霞擦了擦嘴角,定睛一看,趕緊擦了擦袖子,這才拿起,是一本蘇子詞集。

    上次在酒桌上,自己提及此事,陳平安這小子就開始吹牛皮不打草稿,說可以幫自己討要一本有蘇子題名的詞集,甚至還可以幫自己的那部山水遊記作序。徐遠霞小心翼翼翻開一看,果真有蘇子的題名,還有一方私人印章。還有一句“粗繒大布裹生涯,贈大髯遊俠徐遠霞”,再加上年月落款。

    徐遠霞滿臉漲紅,收入懷中,哈哈笑道:“臭小子模仿字跡還挺像,我就當是真的了。”

    陳平安端起酒碗,道:“回頭幫你撰寫序文一事,蘇子也答應了。就等你寫完,我再幫忙將手稿寄給蘇子了。”

    徐遠霞一臉懷疑。

    張山峰開始拱火,“愣著做什麽,還不趕緊給我們陳大爺敬個酒?”

    陳平安繼續說道:“我還有一幅蘇子的字帖,不過這趟出門,忘了帶在身上,如果想要,自己去落魄山那邊拿。”

    徐遠霞伸出三根手指,晃了晃,“你小子可以啊,就說了三句話,已經吹了三個牛皮。”

    其實這些日子裏,徐遠霞時不時就去武館附近的那座仙家山頭閑逛,問些山上事。

    所以落魄山觀禮正陽山,中土文廟議事,老人都是知道的。

    每次都是緩緩登山,匆匆下山,回到家中,喝過了酒,醉醺醺睡去。

    徐遠霞提起酒碗,跟陳平安重重磕碰一下,笑道:“要是忙,就不用跟我們回仙遊縣了,不差幾頓酒,正事要緊。”

    陳平安嗤笑道:“少在這邊跟我裝豪邁啊,我要真走了,你不得在張真人這邊罵死我。”

    張山峰微笑點頭,如今自己是觀海境的神仙了,在酒桌上被稱呼一聲真人,不過分。

    徐遠霞剛轉頭望向那個黃帽青年,就後悔了,果然,這個負責幫忙倒酒的家夥,已經自顧自點頭,隻說了一句我走一個,一飲而盡。

    這頓酒,先前但凡被敬酒,小陌都是二話不說,一大碗酒,肯定一口喝完,幾次過後,就徐遠霞和張山峰就都不敢怎麽敬酒了,接著隻要有那視線交匯,就會被小陌當做是被勸酒了,還是一口悶了。

    酒桌上就怕這種英雄啊,酒品很好,結果酒量比酒品更好。

    何況小陌還極有分寸,次次都讓徐大俠意思一下就成,要是徐遠霞一口喝完,小陌就給自己再倒兩大碗,導致徐遠霞是敬酒也不是,喝酒也不是,每次在小陌這邊,隻能真的隨意了,總之就是……挺開心的。所以徐遠霞其實沒怎麽多喝,就是舉起酒碗的次數不少,一來二去,反正就像是一場開懷痛飲了。

    此後一路返回仙遊縣,得知陳平安這家夥竟然都要去桐葉洲創建下宗了,徐遠霞就忍不住讓陳平安趕緊滾蛋。

    陳平安都懶得搭理他,坐在馬背上,雙手籠袖,肩頭搖晃,腰疊雙刀,隻是悠哉悠哉的,跟張山峰隨便閑聊,雙方已經約好了一起去桐葉洲,張山峰就問徐遠霞氣不氣氣不氣?沒法子啊,某些人上了歲數,腿腳不靈光了,走走鏢沒問題,即便咬咬牙,學青壯漢子遊曆江湖,喝那花酒,見著了漂亮女子,都是有心殺賊卻無力擒賊嘍。

    把徐遠霞氣得不輕。

    這一路返回清源郡內,徐遠霞跟沿途官府、驛站或是江湖門派,打點關係,偶爾也會曆練弟子。

    不知為何,小陌總覺得自家公子,跟在落魄山上判若兩人,會懶洋洋的,曬著太陽,喝著小酒,偶爾吹著口哨,好像是支鄉謠的調子。

    到了仙遊縣城的武館,小陌愈發大開眼界,竟然是自家公子親自下廚,做了一桌菜。

    徐遠霞就雙臂環胸,斜靠灶房門,笑看著兩個老朋友和一個新朋友,在那邊忙碌來忙碌去。

    今天喝酒,隻算小酌。

    到了張山峰的屋子,陳平安一步搶先,翻開一本書,帶畫的,嘖嘖不已。

    張山峰埋怨道:“徐大哥,我一個道士,你在桌上放這些書,到底幾個意思?!”

    徐遠霞嗬嗬一笑,“約莫是書本長腳,自己偷摸進來的,與我無關。”

    晚上還有一頓宵夜,徐遠霞拉著三人離開武館,找了個開在陋巷裏邊的小館子,這頓酒陳平安跟張山峰敞開了喝,就像起了內訌。

    第二天拂曉時分,陳平安揉了揉額頭,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回的武館。

    起床後,推開門走出去,沒走幾步路,發現小陌蹲在演武場旁邊的台階上,看著徐遠霞在教徒子徒孫們練拳走樁。

    張山峰這個傻了吧唧的,竟然端著一碗酒水在旁,正在那兒用喝酒解酒還魂呢。

    徐遠霞朝陳平安招手道:“過來,教幾手拳樁拳招。”

    武館弟子們,齊刷刷望向那個被館主說得很玄乎的陳公子。

    白簪青衫,腳踩一雙千層底黑布鞋。

    他們不得不承認,模樣是有幾分周正的,至於拳腳本事嘛,既然是自家館主的江湖朋友,高低有數。

    館主為何在江湖上、尤其是同行裏邊的口碑那麽好?還不是輸拳輸出來的香火情?

    要不是館主確實為人厚道,頓頓飯菜油水足夠,從不拖欠薪水工錢,否則還真留不住幾個人。

    方才那個張真人就已經被館主拉壯丁,傳授了一套拳法,好家夥,估摸著是真沒醒酒,軟綿綿的,在那兒畫圈圈呢。

    所以他們對這個常走江湖的陳公子,不抱太大希望。

    陳平安笑了笑,扯起青衫長褂一角,係在腰間,來到徐遠霞身邊,背對武館弟子,先走了一趟撼山拳的六步走樁。

    身後青壯少年們對視一眼。

    這就對了,不愧是自家館主的朋友。

    小陌笑了笑。

    一身拳意如山水、天地兩相接。

    魚虹、周海鏡之流的九境武夫,有幸對上自家公子,就是一拳事。

    徐遠霞坐在小陌身邊,輕聲笑道:“這幫小兔崽子,哪裏看得出深淺,讓小陌見笑了。”

    小陌搖頭道:“各有高低,各有見聞。”

    徐遠霞聚音成線,說道:“這一路有勞小陌了。”

    陳平安是怎麽樣個人,再清楚不過,出門來找自己和張山峰喝酒,要不是受了重傷,絕不會帶人同行。

    徐遠霞看著演武場上,那個拳腳越來越快的青衫身影,微笑道:“我也就是年紀大了,要是早個十幾二十年,肯定要跟小陌喝個不醉不歸。”

    小陌輕聲道:“在公子眼裏,徐大俠可能真的不算如何年輕了,但是相信在公子心裏,徐大俠會一直是那個走在風雨裏的大髯豪俠。”

    老人揉了揉下巴,笑道:“有理。”

    此後陳平安在武館接連住了三天。最後是徐遠霞趕人了,笑罵陳平安和張山

    78513463/61139545.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