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一十七章 讀書聲裏太平道上(3/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21224更新時間:2022-01-28 01:36:28

    “不一定是。”

    “啊?”

    “不然要你們讀書做什麽。”

    “爹,齊先生跟我聊過了,也是差不多的意思,不過我覺得齊先生說得更好些,說讓我要相信好人有好報,跟爹說得不太一樣。爹,你上學那會兒,也跟我一樣被人堵在巷子裏挨過揍?”

    “滾去讀書。”

    “哦。”

    “對了,是誰打的你?”

    “二郎巷的馬胖子。”

    “就他一個?”

    “嗯。”

    “滾!”

    著實怨不得兒子怕老爹,父子兩人大小就不親,林正誠隻要見到小時候的林守一稍稍頑劣,比如沒做完課業就去敢玩耍,林正誠從窯務督造署回家,然後給自己撞見了,就會直接用腰帶伺候這個小祖宗,打得林守一亂竄,經常躲去床底下不出來。

    林正誠之所以對龍尾溪陳氏後來創辦的那座學塾,打心底覺得不以為然,就是覺得那些個夫子先生,與蒙學孩子們太客氣了,書上的聖賢道理講得太多,打得太少,那些戒尺和雞毛撣子,就是個擺設,尤其是幾個上了歲數的老夫子,約莫是自恃文豪碩儒、一代文宗的身份,講究一個君子動口不動手,後來林正誠實在看不下去,便破例寫了一道密折,很快就抽調了一撥年輕夫子來學塾,相較於那些龍尾溪陳氏邀請來的老人,後者學問低些,墨水少些,但是一幫有望金榜題名的大驪舉子,給一群穿開襠褲的蒙童講課授業,當然綽綽有餘,而且對待教學一事更加熱忱。如此一來,龍尾溪陳氏也輕鬆幾分,畢竟那些個老人,誰不願意在家鄉歸隱田林,含飴弄孫,或是住持地方書院講學,好為家鄉培養幾個大驪新科進士?

    陸沉瞥了眼林正誠,不打攪這位末代閽者難得一見的父慈子孝,沉默片刻,等到林正誠收斂心緒,才換了個話題,“高煊會是個好皇帝,你們大驪朝廷要悠著點了。如果繡虎還在,或是哪怕換成宋集薪當皇帝,根本不會讓高煊成功繼任大隋皇帝。”

    驪珠洞天當年擺在台麵上的五樁最大機緣,大隋皇子高煊得其一。後來作為大隋高氏與大驪宋氏結盟的代價,高煊曾經擔任質子,在披雲山林鹿書院求學多年。等到高煊返回大隋,前些年又繼任皇帝,其實是接手了一個人心渙散的爛攤子。

    大隋當年等於是不戰而降,主動割讓黃庭國在內的幾個藩屬國給大驪宋氏,這對於心傲氣高的大隋廟堂文武來說,簡直就是一種莫大屈辱。

    等到大驪宋氏完成一國即一洲的豐功偉業,對於大隋朝廷來說,又是一種不可估量的重創,僅剩下點精神氣,都被大驪鐵騎給壓垮了。

    在這種情況下,皇子高煊主動舍棄那條金色鯉魚,放棄了證道長生這條道路不說,從金丹境一路跌境到下五境,陽壽折損極多,真成了人生七十古來稀,這才不違反文廟禮製,得以繼承大統,登基稱帝。

    陸沉笑道:“三十年皇帝,三十年,可以做很多事情了。何況人之命理一事,有定數,卻不死,自古從無天定一說,因為這本就是天定的。反正貧道很看好這個大隋皇帝,說不定就是一位名垂青史的中興之主。”

    拍拍手站起身,陸沉來到書桌那邊,桌上擺放有一杆秤,老物件了,約莫是楊老頭在林正誠上任閽者之初,送出的一份見麵禮。

    一杆秤。十六兩即一市斤。

    當然是大有學問極有講究的,因為十六顆秤星,寓意北鬥七星、南鬥六星,再加上福祿壽三星。

    前人叮囑後人,不欺天不瞞地,不然短一兩無福,少二兩少祿,缺三兩折壽。所以說做買賣的人,最忌諱缺斤少兩。這就叫人在做天在看。

    陸沉拿起那杆古秤,雙指撚住,輕輕旋轉,輕聲歎息道:“明明是反複叮嚀,可惜無聲。”

    放下那杆秤,陸沉轉身背靠書案,雙手摩挲著由豫章郡本地大木製成的案麵,輕輕嗬氣,將那個懸在火盆上方的光球吹散,如一囊螢火蟲飄散開來,陸沉看著那一幕景象,微笑道:“海為龍世界,天是鶴家鄉。大魚看甚大網都迸出!”

    林正誠冷笑道:“是齊先生做成了這件事,跟你陸沉有屁關係。”

    之所以不是魚死網破的下場,隻是因為有人扯開大網,不惜裹纏自身,真身如瓷器崩碎,任由網中大魚小魚,一並逃出生天。

    陸沉大笑道:“還好,沒說貧道是個攪屎棍,已經是林兄嘴下留情了。”

    林正誠冷笑道:“那是因為提及了齊先生。”

    陸沉不以為意,我們林兄就這脾氣,習慣就好。不媚上不欺下,做人做事做官,都是做一種人。

    “趙繇對宋集薪最為佩服,覺得無論是下棋,還是求學,自己都遠遠不如同窗,宋集薪卻打心底瞧不起趙繇,雙方未能真正大道相契,故而趙繇未能為其‘點睛’,最終宋睦便隻是當了個大驪藩王,而非帝王。”

    “趙繇同樣棋差一著,騎乘牛車離鄉之後,遇到繡虎攔路,少年交出了自家先生贈送的那方印章,錯是無錯,隻是如此一來,本是遙遠之‘遙’,‘宙’之繇,反成‘搖動’之‘搖’,勞役之‘徭’。”

    “泥瓶巷牆頭上,陳平安當那爛好人,出聲救人,自然是出乎好心,當那也確實從盧家小兒的腳下,保住了命垂一線的劉羨陽,

    可冥冥之中卻屬於引火上身,雙方命格,可不是什麽相輔相成,甚至是一種相衝,於是就有了後來雙方的種種坎坷,比如劉羨陽,依然差點死在咱們正陽山那位睥睨天下的搬山大聖手上。劉羨陽,正陽山,五月初五陳平安,隻等三方散開,唯獨正陽山留在原地,其餘朋友二人,各自顛沛流離,遠離家鄉,才有了後來雙方的聯袂問劍正陽山。隻是此間諸多得失,就屬於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了。”

    “若非那娘娘腔窯工心地厚道,那夜在泥瓶巷祖宅內一瞬間福至心靈,最終隻將那盒胭脂埋藏在門外的小巷中,而不是放在陳平安一眼可見的地方,甚至不是藏在院中地下,不然長遠來看,就不是什麽報恩,而是好心卻害人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