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三十章 與諸君借取千山萬水(十一)(3/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28122更新時間:2022-01-28 01:36:38

    就在此時,一直心神沉浸在夢境中的陳平安,依舊沒有睜開眼睛,隻是微笑道:“我從一開始就故意方便鄒子收取答卷。小陌,還記得我們剛來此地,青同道友說了什麽?”

    小陌恍然大悟。

    這個青同在布下畫卷幻境之前,一開始就問陳平安“可曾聽說過一句鄒子讖語”。

    可能從那一刻起,就已經宛如天地攤開。

    就像一場科舉,青同隻是考場的閱卷官,真正的出題之人,以及住持考試的正總裁官,都是鄒子。

    考題便是那句鄒子讖語。

    所以反觀陳平安的那句破題之語,也同樣早就提筆落在畫卷紙麵之上了。

    正是借用鄭居中的那句話,“不當真就是了。”

    這就意味著,當不當真,信不信都由你鄒子。

    之後在十二座天地間,陳平安的種種言行,道心起伏,到底是否出自陳平安本心,是真是假,就像陳平安對鄒子的一場反問。

    既然自家公子早有察覺,也有了應對之法,那麽小陌就不去庸人自擾了。

    而且青同主動提起“”,勉強能算一種亡羊補牢的泄露天機了。

    小陌隻是用一種看白癡的眼神看著青同。

    青同一時無言,好的,我是個白癡。

    隻是你小陌,又比我好到哪裏去了?

    小陌笑了笑。

    不巧,我是劍修。

    想事情、解謎題非我所長,可要說問劍砍人,怎麽都得算我一個。

    而在鎮妖樓一處殿閣頂樓廊道中。

    至聖先師與純陽道人憑欄而立,不過他們雙方是以前人的身份和眼光,看待未來事,當下的小陌當然尋覓不得。

    被陳平安尊稱一聲呂祖的中年道士,秉拂背劍,見狀稱讚道:“這位喜燭道友,神識還是很敏銳的。”

    至聖先師點頭道:“這些飛升境巔峰劍修,就沒哪個是吃素的。”

    等到純陽真人聽到陳平安的那句言語後,一時間頗為意外,不由得感慨道:“如俗子雨雪天氣徘徊於崇山峻嶺間,一著不慎,腳步打滑,就會失足山崖間,粉身碎骨。與鄒子如此勾心鬥角,險之又險。”

    至聖先師微笑道:“這就是寇名所說的‘所安者自然,所體者自解’了,當然也可以視為老秀才那句‘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如果說得再直白點,無非是日上三竿曬衣服,下雨天出門收衣服,可要是……忘了就忘了。”

    純陽真人還想就這幾句話蔓延開去,借機與至聖先師多請教一下三教學問之根祇。

    不過至聖先師好像不願多聊這個,已經轉移話題,笑問道:“你久在青冥天下雲遊,就沒有偷摸去玉皇城聽寇名傳道?”

    視線朦朧之間,依稀可見更早時候,有道士在梧桐樹下獨自飲酒,日斜風冷,故友不來,立盡梧桐影。

    這位中年相貌的得道高真,盡得“玉樹臨風,樹大招風”之神趣。

    純陽道人笑道:“旁聽過三次,不過每次都有陸掌教作陪。”

    至聖先師說道:“因為陸沉當時早就預料到未來之事了,還是擔心你將來重返浩然,分走太多青冥天下和白玉京的道氣。”

    純陽道人說道:“陸沉要是不曾離鄉,至少可以為浩然天下多出一個半的龍虎山。”

    至聖先師微笑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牆外花開,也是開花。”

    純陽道人感歎道:“陸沉道心難測,唯獨願意對這位掌教師兄,刮目相看。”

    按照陸沉當年的說法,他那師尊,是道法自然,幾近於一了。道法有多高,打架本事就有多大。

    而陸沉對那位代師收徒的大師兄,同樣可謂推崇備至,從不掩飾自己當年之所以離開浩然,去往青冥天下,就是奔著與白玉京大掌教問道去的,在見到寇名之前,陸沉便對其不乏溢美之詞,“疑是衝虛去,不為天地囚”,“真人玄同萬方,我輩莫見其跡”,“一人泠然禦風無所依,雙肩撓挑大道遊太虛”……

    陸沉甚至一直揚言要為師兄著書立傳。

    大概在陸沉眼中,師兄寇名,獨占“真人”一說。

    所以陸沉在成為三掌教後,對白玉京內的兩位師兄,從來隻稱呼寇名為“師兄”,卻會稱呼餘鬥為“餘師兄”。

    此外關於這位師兄,陸沉還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奇怪言語,旁人至今無解,比如天根,一變為七、七變為九,複歸為一,假人……

    純陽道人首次雲遊白玉京之時,陸沉剛剛成為道祖小弟子沒多久。

    那會兒陸沉還比較“年輕氣盛”,與純陽真人說那天下道法,起於道祖,續香火於寇名,盛於我陸沉,將來蔚為大觀還與天下。

    陸沉一貫遊戲人間,喜歡與俗人說俗語,與高人便說那恐驚天上人的高語。

    等到純陽道人第二次造訪白玉京,陸沉就已經成功躋身十四境,有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五夢七心相”。

    事實上,當時與純陽真人一同遊曆玉皇城的身邊道友,便是陸沉化身之一的那位白骨真人。

    純陽道人猜測陸沉這條大道之一,比如五夢之外的七心相,極有可能是脫胎、證道於大掌教寇名的那句“一者,形變之始也,一變為七”。

    這種事情,在山上雖不多見,但確實是有一些先例的,就像前人提出了好似懸在空中的某個假想,荒誕不經,空中閣樓,之後偏偏有人真就做成了。

    至聖先師輕拍欄杆,緩緩道:“寇名要是早生幾年,不敢說天下十豪之一是囊中物,在那候補當中,必然有一席之地。”

    當世關於最早締造出“無境之人”的道法源頭,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來源於西方佛國,追本溯源於“無無”一說,一種便是出自白玉京大掌教寇名的“行乎萬物之上,蹈空如履實,寢虛若處床”。

    又因為此說的緣故,青冥天下某些登高望遠的得道之士,總覺得白玉京大掌教的道法,時常“似與佛經相參”,偶爾“又與儒法相近”。

    隻是他們出於對大掌教的尊重,這種有大不敬嫌疑的想法,自然不會對外宣之於口,隻在山巔好友之間,閑聊時提幾句。

    青冥天下有本流傳頗廣的誌怪小說,無名氏所著,名為《述異誌》,說遠古有一位得道真人,常在立春日泠然禦風遠遊天下,立秋日則返歸風之窟穴,風至則人間草木生發,去則天下草木搖落。

    這位看上就很孔武有力的高大老人,轉頭笑問道:“你覺得未來如果也有類似天下十豪的說法,先前鄒子評選出來的數座天下年輕十人和候補十人,總計二十二人,有幾人能夠登榜?”

    純陽道人思量片刻,說道:“在貧道看來,至多二成,能夠登評。而且在這之前,一場各有機緣造化的爭渡,沒有個千年光陰,恐怕很難塵埃落定,除了五彩天下的寧姚,以及蠻荒共主斐然,因為他們已經名正言順,其餘眾人,誰都不敢說自己一定能夠勝出。”

    言下之意,大概就是隻有四五個年輕人,可以成功躋身“最山巔”的那十五六人之列。

    純陽道人此語,其實又有一個更深層的含義,那就是如今數座天下的十四境修士當中,必然有人會落選。

    這還要加上某些飛升境圓滿修士的跨步登高,各自合道,一樣會擠占掉幾個名額。

    至聖先師打趣道:“純陽呂喦,怎麽都得算一個吧?”

    純陽道人卻搖頭道:“貧道是散淡人,就不湊這個熱鬧了,想要從小處覓大道。”

    至聖先師似乎半點不覺得奇怪,問道:“隻因為覺得至道不可以情求,故而打算慧劍斬情絲?選好道場了?”

    純陽道人點點頭,“選好了,就怕去得出不得,就此淪陷其中,萬劫不複,所以可能還需至聖先師幫忙挑選一人,稍稍護道,隻在關鍵時刻,說幾句‘題外話’。”

    至聖先師笑道:“好巧不巧,應了那句老話,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