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三十二章 吾為東道主(中)(2/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23574更新時間:2022-01-28 01:36:40

    而世間最多需要用到鬥量之物,可不就是年年種歲歲收的穀米嗎?

    陳平安走向雪茫堂那邊,漣漪陣陣,如走出鏡中,現出身形,再與青同說道:“你也別隱匿身形了。”

    整座紫陽府,剛好隻有元嬰境的吳懿能夠察覺到那份氣機,她撇下黃楮,殺氣騰騰趕來此地,結果愣在當場。

    怎麽都沒有想到此人會主動登門。

    之後陳平安的那個提議,吳懿根本不用如何思量,沒有絲毫猶豫,當場答應下來。

    別說可以白白賺取那筆珍貴異常的功德,哪怕沒有這份天大的饋贈,吳懿都會點頭,幫忙點燃一炷水香。

    因為父親為她指出的那條道路,繞不開陳平安,與盧氏王朝的亡國太子於祿戚戚相關,而於祿與陳平安,是多年好友了,還有半份同窗之誼。至於父親為何能夠篤定於祿這個“遊手好閑”的亡國遺民,會在桐葉洲那邊落腳,為盧氏恢複國祚,吳懿並不感興趣。

    吳懿讓陳平安稍等片刻,她很快就走了一趟劍叱堂,打開一道秘密禁製,從密室中取出一件山上至寶。

    至於那個頭戴冪籬的女修,既然陳平安沒有介紹身份,吳懿就沒有多問。

    回到那條雕梁畫棟的廊道中,吳懿給陳平安遞出一隻一隻小木匣。

    木匣之上鏤刻有神官蛟龍、女仙鸞鳳、古真人騎乘龜麟之象。

    此物是紫陽府的鎮宅之寶,曆代府主都別想看到一眼。

    吳懿原本是打算將來送給某位劍仙胚子,被自己收為嫡傳弟子,再等對方結丹後,再作為一份遲到的收徒禮,以及賀禮。

    陳平安啞然失笑,我又不是打秋風來了,你這是做什麽。

    “裏麵裝著的,是一枚極為珍稀的上古劍丸。”

    吳懿誤以為對方看不上這件見麵禮,隻得拗著心性,耐心解釋道:“是我當年躋身洞府境時,父親送給我的禮物。”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當時父親肚子很飽,而且心情不錯,才會賞賜下這件重寶。

    青同隻是隨便掃了一眼木匣,聽吳懿說那“極為珍稀”一語,冪籬之後,青同扯了扯嘴角,境界不高,口氣不小。

    不過等到吳懿默念道訣,雙指抹去袖珍劍匣之上的層層禁製,一時間竟是劍氣流溢而出,紫氣升騰。

    青同微微訝異,還真是件值錢玩意兒。

    一長串寶光流轉的紫金文字,其中有一句“麵壁千年無人知,三清隻需泥土身”。

    隨著程龍舟設置的幾道秘法禁製,被吳懿打開後,文字頓時如積雪消融,瞬間流散,就算是吳懿都措手不及,來不及收攏。

    顯而易見,吳懿多半是得了父親的提醒,頭回打開所有禁製。

    陳平安一卷袖子,將那份文字道韻悉數收入袖中。

    吳懿都有點後悔了,語氣低沉幾分,“聽父親說過,這枚劍丸,出自上古時代的中土西嶽,是某位得道真人親手煉製而成,本是送給一座西嶽副山的鎮山之寶。”

    一般意義上,如今修士所謂的上古時代,是相較於萬年之前的那段“遠古歲月”,以天下四分作為起始,比如浩然天下就是建立文廟,再以那場斬龍一役、“世間再無真龍”作為終點,這是廣義上的上古時代,當然也有再往前推個三四千年,以某場不見文字記載的變故作為隱蔽節點,就屬於一個更為狹義的說法了。

    陳平安還是沒有接過劍匣,隻是輕聲道:“聽說過,上古西嶽者,主五金之鑄造冶煉,兼掌羽禽飛鳥之屬。”

    在那段歲月裏,按照禮聖製定的禮製,天子祭祀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為三公,大瀆視同諸侯。

    但是五嶽的真正主人,卻不是山君,當時的大嶽山君,更像是一座輔佐官員,輔佐之人,是“真人”,而五嶽便是那些真人的治所,這撥真人,各司其職,位高權重。比如治所位於南嶽的兩三位真人,一主兩副,分別執掌世界星象分野,兼水族魚龍之事。而西嶽最引人注目的職責所在,當然還是“鑄煉”一事,某種程度上,有點類似後世朝廷的工部。

    所謂真人治所,便是真正意義上的“陸地神仙”,在人間常駐道場所在。

    當然那時的陸地神仙,還沒有像後世這般泛濫,很有牌麵的,可不是什麽拿來形容金丹元嬰兩境修士的說法,更像是遠古時代,小陌和青同他們眼中的所謂“地仙”。

    吳懿一咬牙,又將劍匣向前一推,沉聲說道:“不是白送的,以後要是某人在桐葉洲那邊複國,我打算輔佐他,到時候可能需要陳山主美言幾句。”

    陳平安笑問道:“是程山長傳授給你的錦囊妙計?”

    吳懿點點頭。

    陳平安接過劍匣,低頭抬起一隻袖子,輕輕放入其中,等到抬頭後,才笑道:“如果隻是此事,那你可能會虧大了。”

    吳懿一笑置之。

    父親可沒有讓她一見麵就送禮物,一來確實是吳懿小覷了這隻劍匣的分量,再者她投靠於祿,對後者來說,何嚐不是一種雪中送炭?所以說來說去,還是吳懿想要與落魄山,尤其是這位隱官,攢下一份私誼和香火情。因為之前在那大伏書院的書齋內,父親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語,提醒吳懿不要覺得到了桐葉洲,就不用與那位陳山主打交道了,山高水長,你們雙方說不定就會經常碰頭的。

    陳平安說道:“那就當是一份提前送給我們落魄山建立下宗的賀禮。”

    斬龍一役之後,蛟龍之屬的後裔水仙,若是能夠走江化蛟,就已經算是得道了,也隻有這些蛟,才能夠改頭換麵,以各種身份,躋身廟堂之列,與一國山水氣運互補,是一樁互惠互利的長遠買賣,而不單單是一方得利,等於是竊取一國君主的龍氣,偷偷蠶食“國祚”,在浩然九洲的各國曆史上,偶爾會有一些傳國玉璽好像平白無故就出現了裂縫,就是國祚將斷的前兆。

    之所以是“偶爾”,當然是因為有七十二書院盯著浩然九洲山河。

    一經發現,有蛟龍之屬膽敢如此作祟,君子賢人可以將其斬立決。

    反觀吳懿的父親,程龍舟早年擔任過黃庭國的禮部侍郎,對這條萬年老蛟而言,可能隻是遊戲人間的散心之舉,可是對於黃庭國的一國氣運和山水氣數,卻是大有裨益的。

    對入朝為官的得道之蛟而言,唯一的麻煩和後遺症,就是一國覆滅後,會被連累,屆時就像麵臨一場天劫。

    這就又導致哪怕是程龍舟這樣的元嬰老蛟,依舊不敢離開道場,輕易入世輔佐人間君王。

    因為按照浩然天下的曆史演變,對於各個大王朝和小國來說,無形中往往三百年就有一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