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七十七章 相親相愛師兄弟(3/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25738更新時間:2022-01-28 01:37:10

    人言蛟擘開,或曰雷劈斷。

    崔東山歉意笑道:“招待不周,隻能找個就近地兒,請諸位吃頓素齋了。”

    落腳地,在山中某座帝王敕建的皇家道館,之前被妖族大軍毀壞殆盡,小國新君登基沒多久,就下令讓工部官員找出圖紙,耗費極大物力財力,才得以將主殿修繕如新,其餘建築,暫時無力營造修補了。

    精於望氣術的修道之人,可見山中有赤青兩種雲氣,浮浮冉冉,盤桓不去,這就是堪輿書上所謂的“王氣縈繞,龍蛻藏焉”。

    崔東山說道:“山上道觀,能夠讓稚圭姐姐下榻其中,真是蓬蓽生輝了。觀內老小道士日日敬香,夜必點燈,歲費香油十數斛,這份誠意總算沒白費。”

    浩然天下,文廟敕封的四位新晉水君,負責分鎮四海,高居中土文廟新編撰的神靈譜牒從一品,與穗山大神品秩相同。

    整個天下水運,被一分為二,其中道號青鍾的淥水坑澹澹夫人,總掌九洲陸地水運,隻是山巔修士,都不太把她當回事。

    除了王朱,其餘三位大海水君,都是從各洲大湖水君的位置按部就班升遷,比如中土神洲皎月湖水君李鄴侯。

    此外還有一位女子湖君,崢嶸湖碧水元君劉柔璽,如今也是負責坐鎮西海的水君。

    而這位道號碧水元君的女子,早年曾經在倒懸山師刀房那堵牆壁上張榜懸賞,針對墨家遊俠許弱。至於其中曲折緣由,外人不得而知。

    王朱眯眼遠眺,突然說道:“崔宗主在那邊沒少花錢吧?”

    崔東山搓手道:“還好,些許穀雨錢而已,毛毛雨。”

    此地名為海龍山,天氣晴朗碧空無雲之時,登上山頂就可以遙遙瞧見大海,觀海上日出是一絕,再者三千年前,天下蛟龍最是風光得意的時候,大瀆龍宮諸多蛟龍水臣,行雲布雨,不少都會越過此地往返於海陸,大龍雨足出此雲月間,掠過大地萬裏澤流,馳騁於青天霄碧之中。

    作為花錢幫忙重修道觀的“冤大頭”,崔東山在道觀內除了搭建出一座夜觀天象的閣樓,還秘密建了座專門用來測量東海水運流轉趨勢、以及勘驗未來大瀆入海處水運多寡的量水稱重樓,由此可見,崔東山早就篤定自己先生會在桐葉洲開鑿大瀆了,未雨綢繆,不過如此。

    已經有兩人在山中等候,就站在新建卻頗有古韻的道觀山門口那邊,不過都是山中道館的外人。

    青萍劍宗掌律劍修崔嵬,景星峰首任峰主曹晴朗,前者屬於被崔東山拉來當壯丁的,後者卻是事情成與不成的關鍵。

    “到了到了,我先踩點,你們跟上。”

    崔東山率先趕路,驟然間身形遠去數裏路程,飄落身形在地,曹晴朗一板一眼作揖致禮道:“見過崔宗主。”

    若無外人在場,曹晴朗就隻喊崔師兄了。

    崔東山抖了抖袖子,無奈道:“曹師弟,不如多學學崔掌律,見著我了一個屁都不用放,咱倆還是師兄弟呢,不用這麽做規矩給外人看。”

    曹晴朗微笑道:“是給自己的規矩。”

    崔東山一陣頭疼,“不聊不聊。稍後我跟人談買賣,你就看師兄的眼色行事。”

    曹晴朗其實直到方才,還不知道自己被崔師兄喊來此地,到底要見誰。

    崔東山雙手搓臉,等待王朱一行人的落地,那溪蠻雖是純粹武夫,不諳修行,隻是他隻要現出土龍真身,隻說當個搬山卸嶺的苦力,也是極好的。

    至於玉道人黃幔,呼風喚雨,本就是他的拿手好戲,尋常修道之人,還真招惹不起張條霞,這位坐了天下武道頭把交椅多年的老武夫,從不輕易與人起衝突,可隻要出手,絕不輕巧。

    臨近山中道觀,黃幔突然以心聲問道:“李拔,你我聯手,再加上溪蠻從旁策應,三打一,能不能?”

    至於宮豔就算了,注定喊不動的,這婆娘除了賺錢萬事不上心。

    李拔搖頭說道:“別衝動,不宜與此人結怨。”

    溪蠻確實不喜歡這個神神道道的崔宗主,隻覺得渾身不自在,那白衣少年的眼神,就像老鴇看清倌。

    可要說與其問拳,溪蠻還真沒什麽想法,所以李拔沒答應玉道人的邀請,讓溪蠻鬆了口氣。

    一行人來到山門口。

    崔嵬無動於衷,一如既往的麵癱。

    曹晴朗神色和煦,作揖道:“青萍劍宗景星峰曹晴朗,見過東海水君,見過諸位仙師前輩。”

    王朱笑著點頭,“我在大驪京城那邊,曾經借閱過你的幾份科舉答卷,寫得很好,妙筆生花,言之有物。”

    曹晴朗微笑道:“關於製藝一途的學問,我家先生指點很多。”

    王朱對此不置可否,不過相比與崔東山相處時的清清冷冷,麵對曹晴朗這個“晚輩”,她此刻臉上多了幾分柔和。

    宮豔與溪蠻對視一眼,他娘的,終於碰到一個正常人了?

    一起來到道觀齋堂,已經備好了飯菜,等到王朱和崔東山同時提筷,所有人就放開吃了。

    崔東山提起了桐葉洲打算開鑿出一條大瀆,青萍劍宗作為發起人之一,誠意邀請王朱和東海水府鼎力相助,參與其中。

    出乎宮豔幾人的意料,王朱答應得極其爽快,

    主人的性格,她們再清楚不過,因為水神押鏢一事,天下高位水神露麵極多,別說是需要經常打交道的近鄰李鄴侯,即便是那個偶爾出現過幾次的澹澹夫人,王朱見著了,都是沒什麽好臉色的,期間兩次跟王朱一同議事,多是澹澹夫人陪著笑臉,半點不覺得拿熱臉貼冷屁股有何尷尬,

    不過卻是在崔東山的意料之中,先前跟先生提及此事,先生一語中的,若是由崔東山出麵,隻論公事,不談私情,在商言商而已,那麽此事成功的可能性,在八成以上,可要說由他陳平安來跟王朱“敘舊”,就會變成不成功的可能性,在八成以上。顯而易見,陳平安對王朱的脾氣拿捏得很準。

    開鑿大瀆,此舉對王朱來說,百利而無一害,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但是對王朱來說,既然大瀆肯定會出現,她出不出手,願不願意,就隻看她的心情了。這種選擇,與先前鎮妖樓青同的隻想躺著享福,表麵上有點類似,隻不過還是有些差異,青同是因為有自己的私心,不願意一個劍修在被她視為自家地盤的桐葉洲插手過多,王朱則純粹是……懶。

    憑借一條嶄新大瀆,勾連桐葉洲陸地和東海水域,整座桐葉洲的各路水神,就要在原先基礎之上,更低這尊東海水君一頭。

    以前是雙方身份懸殊,不得不禮敬王朱,可到底有著海陸之別,之後是水運命脈,或多或少,都會被王朱拿捏在手中,簡而言之,隻等大瀆一起,王朱完全可以憑借這條橫貫大陸的滔滔水勢,將整個桐葉洲中部地界劃撥到東海轄境領域。

    所以崔東山在大致介紹過各路盟友後,也就獅子大開口了,“東海水府必須先給一筆錢,不得低於包袱齋的四千顆穀雨錢,願意多給,當然更好,多多益善。此外我還要借用黃幔和溪蠻,他們分別幫忙遷徙江河、搬移山脈,在不耽誤水神押鏢的前提下,雙方一有空閑,就需要立即趕來桐葉洲陸地‘點卯’,至於具體功勞的大小,我們會在那座臨時設置的祖師堂內,清楚算賬,記錄在冊,事先說好,黃幔和溪蠻,會專門負責一段大瀆河床的開鑿疏浚,具體長度,可以回頭慢慢細聊,我們今天先定大方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