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章 陣容(3/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17218更新時間:2022-04-19 08:39:20

    趙樹下疑惑道:“師父,怎麽說?我能不能學?”

    陳平安板起臉,點頭道:“當然可以學,為師都說得這麽明白了,還沒有想通其中關節?樹下啊,資質不行,悟性不夠啊。”

    陳平安見對方還是不開竅,隻得伸出一隻手掌,輕輕翻轉。

    趙樹下仔細思索一番,再猶豫了一下,重重點頭,原來如此!

    隻見趙樹下一個走樁衝拳,頭腳倒轉,一手撐地,再單手掐劍爐,再配合天地樁的拳法口訣,真氣運轉百骸脈絡,“蹦蹦跳跳”六步走樁。

    陳平安忍住笑,“立樁劍爐換成單手,味道就不對了,你不妨再試試看以頭頂地,用腦袋代替左手行走,初學是難了點,久而久之,就知道其中妙用無窮了。”

    趙樹下還真就按照師父的說法去做嚐試了。

    路過中間那個村子,路上恰好有人夜行,陳平安趕緊一腳輕輕踹翻趙樹下,低聲笑道:“別連累師父一起被人當傻子。”

    趙樹下站起身,拍了拍腦袋和滿身塵土,滿臉無奈。

    陳平安從袖中摸出一把瓜子,分給趙樹下一半,嗑著瓜子,笑道:“最早在竹樓二樓,崔前輩提起撼山拳譜,言語滿是不屑,

    什麽土腥味十足,拳譜所載招式是真稀拉,說話不怕閃著舌頭。後來等我見著了顧前輩,又說崔前輩教拳本事不夠,換成他來教,保證我次次以最強破境。”

    趙樹下聽著這些無比珍貴的“江湖掌故”,雖然師父說得輕描淡寫,甚至略帶幾分詼諧,可是卻讓趙樹下心神往之。

    趙樹下沒來由想起拳譜的序文開篇,便好奇問道:“師父見過三教祖師嗎?”

    陳平安點頭道:“至聖先師和道祖都見過了,還聊過天。”

    趙樹下不再多問。

    陳平安笑道:“沒什麽忌諱的,至聖先師是一個身材魁梧的讀書人,當時我的第一印象,‘一看就是混過江湖的’。道祖與青冥天下那些掛像所繪的相貌,不一樣,其實是個少年道童的模樣。”

    趙樹下笑問道:“師父見過很多止境武夫了吧?”

    陳平安想了想,“如果撇掉那些遙遙見麵和點頭之交,其實也不算多,不超過一雙手吧。”

    陳平安朝溪對岸的竹林抬了抬下巴,提醒道:“樹下,去看看這片野竹林,有沒有黃泥拱,回頭我給你露一手廚藝,你炒的那幾個菜,真心不行,說實話也就是能吃。”

    趙樹下眼見著四下無人,腳尖一點,掠過溪水,去竹林找春筍,很快就掰了一兜的黃泥拱返回。

    陳平安也沒閑著,去田間采摘了一大捧野莧菜,還有一把野蔥,此物炒辣醬,當下酒菜,是一絕。

    一起走回源頭村子,陳平安笑道:“說來奇怪,臭鱖魚都覺得好吃,唯獨油燜筍這道菜,始終吃不來。”

    趙樹下說道:“師父,油燜筍很好吃啊,不過我吃不慣香椿炒蛋。”

    燒山過後,來年蕨菜必然生長旺盛,隻不過這會兒還沒到時候,得在清明前後才能上山采摘,上墳祭祖,或是去茶園,回家的時候都不會落空。

    回到了村塾那邊,趙樹下笑道:“師父,浯溪村那邊的馮夫子和韓先生,估計近期就會來找你的麻煩。”

    陳平安晃了晃袖子,笑嗬嗬道:“讓他們隻管放馬過來,鬥詩,對對子,為師還真沒有怯場的時候。”

    這座簡陋村塾,就隻有作為學堂的一棟黃泥屋,再加上茅屋兩間,一間被教書先生用來休歇,另外一間當作灶房和堆放雜物。

    趙樹下就在灶房這邊打地鋪,陳平安本意是師徒都住在一間屋子,隻是趙樹下不肯,說自己從小就跟灶房有緣。

    黃泥屋是早就有的,長久無人住而已,租借而來,兩間小茅屋則是新搭建的,學塾暫時收了八個蒙童,多是還穿著開襠褲的。

    學塾辦得起來,一來看那個叫陳跡的教書先生,三十多歲,畢竟不是那種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愣頭青,收拾得幹幹淨淨,挺像是個肚子裏由幾斤墨水的夫子,二來此人比較會說話,開館之前,在兩個村子走門串戶,而且還算懂點規矩,沒去浯溪村那邊“挖牆腳”,最後,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收錢少!比起浯溪村那邊的學塾,少了將近半數。

    而且這個先生還跟村子承諾,若是遇到農忙時節,孩子們可以休假,他甚至可以下地幫忙。

    這廝為了搶生意,真是半點臉皮都不要了啊,斯文掃地的貨色!

    趙樹下所說的兩位夫子,一位是浯溪村塾重金聘請而來的老童生,叫馮遠亭,還有一位更是在遂安縣小有名氣的教書先生,韓幄,字雲程,自己雖無功名,但是教出過數位秀才,稱得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鄉賢了,這位韓老先生,如今就在浯溪村一戶首富人家坐館開課,馮遠亭在韓幄這邊始終有點抬不起頭,隻是偶爾湊在一起喝點小酒,等到嶺腳那邊新開學塾,馮遠亭就經常邀請韓幄喝酒,他是是翻過幾本“兵書”的,貿然行事,犯了兵家大忌,覺得先試探一下虛實,才能見招出招,其實所謂的兵書,就是一些個曆朝名將發跡史的演義小說。韓幄勸他沒必要跟一個小村塾的教書匠斤斤計較,既然是同行,相互間還是和氣些為好,馮遠亭嘴上諾諾,實則腹誹不已,自個兒又不是爭那幾個蒙童,這就是個麵子的事,讀書人連臉麵都不要了,還當什麽讀書人,自家村塾每跑掉一個蒙童,他馮遠亭就等於挨了一耳光,是可忍孰不可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