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有人說過(3/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31894更新時間:2022-09-22 22:13:11

    老尚書頓時吃癟不已。

    當年崔國師自己都不計較什麽,你一個繡虎的小師弟,翻什麽舊賬,還這麽記仇?

    陳平安已經轉移話題,說道:“雲霞山,長春宮,篁竹劍派,老龍城,這幾個候補宗門,我們都幫幫忙,在合乎文廟規矩之內的前提下,盡量促成它們都能夠躋身正式宗門,當然打鐵還需自身硬,他們自己也需成色足夠,我們才能錦上添花。一洲山河,宗門數量越多,再與在座各位相處融洽的話,山水氣運就可以更加穩固,這些山上的謀劃,就一個宗旨,戰術上未雨綢繆,早做周全的準備,戰略上做最壞的設想,假設還有第二場大戰。”

    最後這句話,整個浩然天下,可沒幾個敢想敢說。

    一說到那場“大戰”,皆是心有餘悸。

    不過陳平安的這份名單之內,竟然有一個篁竹劍派,還是讓不少高位神靈倍感意外。

    先前見到陳平安落座,他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正陽山要吃不了兜著走。

    難不成是當了新任國師,就顧全大局,以德報怨?

    一聽到這個,範峻茂就更火冒三丈了,你與正陽山都能如此好說話,跟我反而錙銖必較?

    唯獨魏檗,依舊氣定神閑。

    屋內有一扇巨大屏風,繪製一洲山河形勢圖,用朱筆標注出所有國家的名稱,以墨字書寫宗門、門派。

    寶瓶洲齊渡以南,神誥宗,真武山,雲林薑氏,都是香火綿延的老字號勢力。

    還有一佛寺一道觀,都屬於寶瓶洲新晉宗門,再加上大隋境內的山崖書院,以及就建造在披雲山上的林鹿書院,都躋身儒家七十二書院之列,共同穩固一洲氣運。

    其中廣福禪寺,先前舉辦了一場升座典禮,落魄山這邊還曾寄去一副對聯。

    而道場位於玉壘山的那座顯靈觀,一向名聲不顯,除了當地土民供奉祭祀,就連附近幾國朝廷都不太重視,這座道觀的處境,跟躋身一洲山嶽之前的甘州山差不多,不顯山不露水,直到被大驪宋氏納入正統祭祀之列,才被外界所熟知,所以等到顯靈觀躋身宗門,山上山下都很茫然,根本不清楚寶瓶洲何時多出了這麽一位道教真君。

    這位立廟於山水接壤處的道門真君,較為罕見,道號有二,“清源”,“搜山”。

    相傳此君成道日,是六月二十四日。

    隨著前去那邊遊曆的外鄉練氣士越來越多,都說山腳那條常年青霧彌漫的大江之上,曾見一位麵若冠玉的金甲神靈,騎白馬,手提長刃,率眾遊獵歸山,於波麵揚鞭而過,車駕浩蕩,威儀無雙。

    論相貌與神氣,不輸披雲山魏山君。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此君司掌神職寬泛,且不受大嶽山君管轄節製。

    此外舊白霜王朝境內,道門天君曹溶道場所在的靈飛觀,憑借功德,由觀升宮,躋身宗門,靈飛宮的首任宮主湘君,道號洞庭。

    如今寶瓶洲的宗門數量,哪怕相較於一些個大洲,都不算少了。

    陳平安微笑道:“我有個不太成熟的建議,隻說我們大驪國境之內,整個寶瓶洲北方地界,宗門仙府與山水神靈的升遷貶謫,兩者同理同例,不是當了宗字頭就可以一勞永逸了,若是犯禁過重,是可以被裁撤掉宗門頭銜的。”

    “舉個例子,例如大驪可以幫助正陽山的下山篁竹劍派抬升為宗門,前提是隻要他們立功足夠,能夠被記錄在文廟功德簿上。”

    “與此同時,也可以將作為上宗的正陽山摘除宗門身份。”

    禦書房內再次陷入沉默。

    陳國師舉了個好例子……

    虧得正陽山今天沒有沒有劍仙參加議事。

    “事關重大,到時候寡人和陳國師,會同六部主官和大小九卿,再一起專門商議此事的可行性,可能最後還要邀請林鹿書院和觀湖書院協商。”

    宋和笑道:“接下來我們先討論錢塘長補缺一事,除了大驪禮部舉薦的人選,長春侯和淋漓伯都有各自心儀的屬官,趙尚書,你將三份檔案給諸位傳閱,我們看看誰更合適擔任錢塘長,看過檔案,先由趙尚書和兩位侯伯替大家介紹一番,然後諸位可以暢所欲言,早就關係熟悉的,舉賢不避親。”

    禮部尚書給出了三份檔案文書。其中岑文倩的履曆,屋內都比較關注,多看了幾眼,因為祠廟金身的神位最低,名氣最小,以至於某些神靈,都隻知跳波河而不清楚河伯就是岑文倩。

    此次由長春侯府提名的人選,就是岑文倩,如果真成了,就等於完成了一樁在山水官場上連跨三個大台階的壯舉。

    所以楊花對此沒有抱任何希望。

    反觀同僚淋漓伯曹湧的提名,顯然更有希望通過大驪朝廷的審議,至少是可以與大驪禮部舉薦人選爭一爭的。

    一來曹湧本就是舊錢塘長出身,大驪朝廷必須

    再者這類在內部按部就班的升遷,更符合山水官場的慣例。

    按照檔案顯示,老魚湖首任湖君岑文倩,生前擔任過一個大驪藩屬國的數州學政,後來因為擅長經濟庶務,轉任轉運使,曾經住持一國漕運疏浚開通和糧倉營建,後來又全權負責胥吏冗員的裁撤事宜,一路由工部侍郎轉任吏部侍郎,最終官至禮部尚書,隻是當了沒幾天,很快就致仕還鄉了,岑文倩死後被朝廷追贈太子太保,諡號文端,可謂哀榮至極。但是等到深受百姓愛戴的岑文倩去世後,再被家鄉百姓自發籌錢立廟祭祀,享受香火的岑文倩成為庇護一地的英靈,照理說,本該順勢升任為一州城隍甚至是京師城隍才對,岑文倩卻隻是被朝廷派遣一位禮部員外郎,出京封正擔任那條跳波河的小小河伯,之後更是一直不得升遷。

    看到這裏,屋內神靈都已經心中了然。

    岑文倩的這幅官場升遷圖,其實很清晰,那個小國朝廷的君主,有意推出岑文倩當“惡人”,隻說裁減胥吏一事,於是等到岑文倩在官場上了犯了眾怒,皇帝自然就“順應民意”,對岑文倩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了。讓岑文倩當了幾天的禮部尚書,算是把致仕後的官場待遇提了一級,如此一來,對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岑文倩,算是有了個過得去的交待,對岑文倩本人在朝堂上的政敵,更是有了個皆大歡喜的交待。

    唯一的意外,可能就是岑文倩能夠成為地方上的一尊淫祠英靈,廟堂上還活著的同時代公卿勳貴,或是代替他們占據官場要津的門生故吏們,當然不希望岑文倩能夠在山水官場步步高升,岑河伯就隻能一直是岑河伯。

    大驪王朝之外的寶瓶洲,再加上寶瓶洲之外的浩然八洲,這類官場門道,層出不窮。

    之後的履曆,岑文倩就比較官運亨通了,跳波河與疊雲嶺是山水鄰居,先前都在齊渡長春侯轄境之內,因為由於跳波河改道,改為老魚湖,岑文倩轉任湖君,等於連跳兩級,從河伯躋身正七品神位。再之後,岑文倩受到長春侯楊花的舉薦,在大驪陪都的工部任職,最後就以一湖水君身份,兼任陪都水部員外郎,隻是岑文倩每月都需要去洛京工部衙署點卯,何時返回湖君府,得看工部具體事務的交接進程。

    隻是一位已經屬於破格提拔、而且還沒幾天的正七品湖君,就想要補缺一位正三品的錢塘長,是不是有點癡人說夢了?

    不管如何,能夠在大驪禦書房,拿出來議事,岑文倩也算是簡在帝心了。

    看來長春侯楊花對這位水府下屬,不是一般的器重。

    這就叫官大一級壓死人,朝中有人好做官。

    之後趙端瑾、楊花和曹湧分別作補充,介紹三位候補人選。

    在這期間,就數長春侯說得最少,她三言兩語就說完了岑文倩的情況。

    蒙嶸率先說道:“錢塘長是要職,正三品的神位,一洲境內屈指可數,折水敷文,江水兩岸,自古就是人傑地靈、文運濃鬱之地,現任折江水神伍芸,他如今是文廟金玉譜牒上邊的正四品,越過從三品,擔任錢塘長,不算太誇張。”

    佟文暢開口說道:“我與蒙山君意見不同,推薦岑文倩。”

    魏檗笑道:“跟誰都不熟,隻從紙麵上看,分不出高下,各有優點。”

    說了等於沒說。

    範峻茂說道:“連魏山君都不熟,我就更抓瞎了。”

    晉青說道:“折江水神伍芸,性格剛烈,又當了很久的錢塘長佐官,兩江本就同源,水性天然相通,還是比較合適補缺的。”

    兵部老尚書笑道:“所以曆史上才需要敕建高塔以鎮潮水嘛。”

    曹湧臉色尷尬。

    陳平安問道:“趙尚書,大驪京城工部這邊,有無岑文倩在陪都工部的履曆和考評,如果有的話,今天可以拿出來做個參考。”

    趙端瑾答道:“有。馬上就可以拿過來。”

    陳平安點頭道:“那就有勞趙尚書立即派人取來過目。”

    範峻茂靠著椅背,輕輕嗬了一聲,比起那種毫不掩飾的嗤笑,略好幾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