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06 南征北戰(1/3)

作者:冰雪藏心字數:6372更新時間:2022-02-01 03:20:18

    劉備死後,劉禪封諸葛亮為武鄉侯,設立丞相府署,讓諸葛亮自選僚屬,全權處理國事。不久,又讓諸葛亮兼任益州牧。朝中政事無巨細,都由諸葛亮一人裁決。諸葛亮從此開始了主政生涯

    其時南方幾郡同時起兵叛亂,諸葛亮考慮到新遭國喪,故此不便派兵鎮壓,且派遣使者訪問吳國,加強與吳國的親善友好關係,於是兩國結為盟國。

    建興三年諸葛亮率軍南征,到秋天南方叛亂被徹底平定。諸葛亮南征是主政之後第一次大規模用兵,可是這時候的蜀國其實其實兵馬並不多,所以諸葛亮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攻心的策略。再次最著名的就是七擒七縱,諸葛亮來到南中不斷取得勝利,而且俘虜了孟獲,孟獲是被當地少數民族和漢人所敬仰的人。

    諸葛亮就放了孟獲,讓他軍營中參觀,問孟獲:“我的營寨怎麽樣。“

    孟獲說:“我以前不知道虛實,如果知道虛實,一定容易勝。“

    諸葛亮笑著放走孟獲,總共七次,諸葛亮還要放走孟獲,孟獲才服輸答應不造反。沒有寫明這些仗都是怎麽打的,但是從這裏可以看出諸葛亮心胸和韜略。從諸葛亮出師表中五月渡瀘深入不毛這一句說明其實勝利並不容易。

    諸葛亮給這些少數民族帶來耕種和織布的技術,為民族融合做出一定貢獻,不過軍費由這些地區承擔,也帶來了一定的負擔。這次南征解決後顧之憂,而且沒有任用官員,讓當地人自己治理。以後這裏沒有出現大規模反叛,可見諸葛亮政策有一定效果。

    南征回來諸葛亮訓練兵馬,準備北伐。寫下著名的出師表

    現在天下一分為三,而我蜀漢國力困乏,確實處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

    然而宮中侍衛近臣勤奮不懈,前方忠誠將士忘死舍生,隻是追念先帝在世時對他們的恩榮,想轉用來報答陛下。

    陛下確實應該廣開言路,兼聽各方意見,以繼承光大先帝的美德,振奮仁人誌士的精神,不可妄自菲薄,談吐不顧原則,以致阻塞臣民忠心勸諫的言路。

    宮廷與官府是一個整體,賞罰褒貶,一視同仁。

    如果有作惡犯法或行善盡忠的人和事,都應該交給有關主管官員判定對他們的懲處或嘉賞,以顯示陛下的公正嚴明,不可偏見行私,使宮廷內外的法度有所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都是忠良誠實之人,他們的心誌思想忠誠純潔,所以先帝選拔他們留給陛下任用。

    臣下認為宮廷中的事情,無論大小,都可以同他們商量,然後施行,這樣定能補偏救缺,收到集思廣益的成效。

    將軍向寵,言行公正、性情和善,精曉軍事,以前先帝曾予試用,稱讚他是有才有能之人,因此大家商議推舉他擔任中都督。

    臣下認為軍中之事,都可先與他商議,這樣定能使軍內和睦、進退配合,將卒配備得當。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就是前漢興盛強大的主要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就是後漢衰弱頹敗的重要禍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