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55章 曙光(2/3)

作者:不信天上掉餡餅字數:10182更新時間:2019-08-05 10:45:12

    “飼料廠的規模,該建多大,需要多少資金來啟動,我這裏也沒底。準備時間不夠充分,很多具體的數據我還沒來得及去計算。而且,還是那句話,這個方麵,我不是專家,在座諸位也不是專家。要建飼料廠,怎麽建,依舊要請專家過來,好好的規劃一下。專家我去請。但飼料廠建起來之後,前景是毋庸置疑的。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快,全國經濟將會越來越活躍,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也會越來越高,對豬肉牛羊肉這些食品的需求,隻會越來越多。要實現大規模的養殖,飼料必不可少。所以飼料的銷售,完全不用擔心。原材料我們也有。就差技術和資金了,這個總能想出辦法來的。飼料廠搞起來之後,我們農場的養殖業,可以率先搞起來。任何產品,生產加工的過程越複雜,一般來說,附加價值也就越高。生產飼料,我們可以賺一筆,養殖生豬,又能賺一筆。碎米,豆子,花生這些農作物,可以生產豬飼料,豬糞又能做農業肥料,養魚也用得上,循環利用。人員方麵,也比較好消化。一舉數得。這是陸地上的,咱們接著來看看,水裏的產業,怎麽改變。”

    範鴻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不徐不疾地說道。

    不知不覺間,與會幹部一個個挺直了身子,目不轉睛地望著主席位置上這個高大的年輕人。如果說,一開始,大夥還隻是出於禮貌和對一把手應有的尊重,現在則完全被範鴻宇的談話吸引住了。

    連黃子軒也不例外,自然而然跟著範鴻宇的思路轉動。

    人家是有真材實料的,不是講大道理。

    “我們現在有兩個大隊在搞捕撈,四大隊七大隊,一千多人。全都靠水吃水,這青山湖願意給我們一點魚就給一點,不願意給,我們也幹瞪眼沒辦法。靠天吃飯,這個不行。一千多人,要撈多少魚才夠他們的工資?今後,自然捕撈的規模要縮小,魚類也要搞養殖。麵對青山湖這麽大的水域,我們不養魚,隻知道捕撈,實在太可惜了。有點暴殄天物啊。”

    範鴻宇笑著說道。

    一位副場長忍不住說道:“範書記,青山湖太大了,怎麽養魚啊?我們每年都投放一些魚苗,可是還沒等到長大,就被撈走了,輪到我們自己,剩下不到幾條小魚,一點不劃算。這可不是水庫……”

    範鴻宇就笑了。

    嗯,氣氛終於開始起來了,這就很好。

    他需要的就是這麽一種氛圍,開會是為了解決問題,不是講空話套話。商量問題的會議,就應該將大夥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暢所欲言。這才能集眾人之智,想出好辦法來。

    單單他範鴻宇一個人厲害,不頂用。

    他就渾身是鐵,能打幾根釘?

    何況他的主要職務,是雲湖縣縣長,那邊的八十萬人口,需要他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籌劃,去建設,帶領大夥發家致富奔小康。朝陽農場這邊,日常工作必須依靠黃子軒和在座的這些幹部去推動。他主要是進行“技術指導”,給他們指出正確的方向,教會他們正確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模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