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八章 江舒意(2/3)

作者:二子從周字數:7024更新時間:2022-04-13 10:17:59

    典禮上,周至沒能站到一班的隊伍裏,被徐有誌支使到了操場台子下。

    趙尚中在上頭慷慨激昂了半天,最後說道:“這個假期,我們學校周至同學,沒有一味的貪玩,沒有一味地放鬆,他時刻不忘學習,還寫了文章,投稿到了我省第一文學刊物《巴蜀文學》!”

    “不但得了刊載,拿到了省作家協會會員資格,還獲得了蜀川電視台的專訪!”

    “周至同學,現在我們省最年輕的作家!”

    “這不但是周至同學的個人榮譽,還是我們學校的榮譽,甚至是夾川、蠻州的榮譽!”

    “在這裏,我號召大家,要向周至同學學習,品學兼優,不但學好課堂上的知識,在課外也能有所收獲,全麵發展!”

    “學校決定,獎勵周至同學獎狀一份,現金,兩百元!”

    “請周至同學上台領獎!”

    在全校師生的熱烈掌聲裏,周至一臉尷尬地走到台上,陪著趙校長整完這一出。

    “周至同學,來給同學們說幾句。”趙尚中的話裏充滿了鼓勵。

    周至感覺自己就好像上了金雞百花的頒獎典禮一樣,手裏拿著獎狀和紅包,麵前杵著一個元旦匯演時說相聲用過的話筒。

    “呃,其實我也沒做什麽,就是聽完家裏外婆講的故事後,覺得應該寫出來而已。”

    “多的也沒什麽好說的,我隻想說,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和優勢。”

    “大家在學習的同時,不要忘記繼續自己的愛好,保持自己的優勢就好。”

    “我說完了,謝謝學校給我的榮譽和獎勵,也謝謝大家。”

    等回到班上,徐有誌將周至領到台邊:“周至同學從這學期開始,就成為我們班的同學了,大家歡迎!”

    班上響起了熱烈掌聲。

    “作文其實是最難的,需要一個人的沉澱和蓄養來支撐。周至同學兩篇文章能夠登上省刊,絕不是他的一時幸運,而是他長期知識沉澱和蓄養的結果。”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上學期期末有道選擇題,‘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嗬壁,湘流應識九歌心’。”

    “當時四班的何詠梅來問我,題中的‘嗬壁’二字,是什麽意思?”

    “說實話,把我都難住了。”

    “這個假期裏,何詠梅給我帶來一本書,說是周至家裏的,書名叫做《楚辭章句補注》。”

    “還說周至告訴她,這個詞語,就是來自這本書,王逸的這本書裏,有為屈原的《天問》所作的一篇序言,序言裏提到屈原創作這篇文章的時候,‘因書其壁,嗬而問之’。”

    “同學們,這件事讓我看到了兩種精神。第一,是何詠梅同學精慎思考,絕不放過一點疑惑的專研精神;第二,是周至同學廣泛閱讀,深厚積澱的博學精神。”

    “兩種精神,都值得大家學習。”

    “以後在語文上要是有什麽問題疑惑,我不在的時候,大家可以找周至同學幫助,大家再次歡迎!”

    熱烈的掌聲再次響起,等到掌聲平息,徐有誌才對周至說道:“周至你下去吧,穆如雲,周至暫時坐你旁邊,下課帶他熟悉一下班裏的環境。”

    周至朝著那個空位走去,眼睛卻早已落在穆如雲的身後,張辛夷的旁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