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一十一章 方言(3/3)

作者:二子從周字數:6858更新時間:2022-05-05 20:33:49

    韻母方麵,夾川方言可分為舒聲韻和入聲韻兩大類。與《廣韻》音係相比,夾川方言韻母的四呼情況與《廣韻》音係韻母的洪細情況,存在較大差異。

    五個聲調,分別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

    聲調的調值普遍較低,且起伏不大。

    最終得到的結論是:夾川方言古今聲調的主要演變趨勢為——古平聲在今夾川方言中分為陰平和陽平兩個聲調,分化規律為清陰濁陽;

    古清聲母上聲和次濁聲母上聲,今仍讀作上聲;

    古全濁聲母上聲,今讀作去聲;

    古去聲,在今夾川方言中主要仍讀去聲;

    最後一條,就是夾川人學古文的絕對天然優勢——基本保留古入聲調。

    到此差不多能夠看得出來,夾川方言,其實就是北方語係的中古後期品種,和粵語唐音遺留的區別相差很大,更多的可能是屬於宋音《廣韻》三十六聲或四十一聲,一百一十韻基礎上,再次演變成的西南官話的遺留。

    所以這篇論文會很厚實,除了前邊田野調查的那部分,後麵的理論性研究分析,其實穆父多半讀不懂。

    甚至就是夾川當地人裏邊,能真正讀懂的,可能隻有四表舅和幹爹屈指可數的幾位。

    當然,跟現在正興高采烈沉浸在自家老婆方言重要性裏的穆父,也完全說不著這些。

    時間寶貴,穆母洗過碗後開始準備晚飯,周至就在一邊拿著筆記本進行采訪。

    這裏也存在一個語境的問題,和穆母說話,說著說著,周至也自然而然地跟著穆母越來越偏“鄉下”,變得更“正宗”,變成了穆母的“鄉音”,樂得她咯咯直笑。

    這是從山村出來以後,穆母第一次在語言上不但沒有受到任何歧視和嘲笑,反而受到格外的重視,也讓她越來越喜歡周至這個娃娃。

    晚上這頓是粉蒸肉,肉是送木頭下山的邱叔帶回來的,一掛肥腸和十斤五花。

    周至也終於放下筆記本,開始幫忙。

    蒸籠分了兩格,肥腸味重放下麵,五花油大放上麵,葷菜下麵打底的素菜有腳板苕紅薯南瓜四季豆豇豆,等到大火燒起來後,周至又開始拿本本記錄剛才邊幹活邊聊天得來的收獲了。

    穆母則開始煮稀飯,煮穆如雲和葉欣打回來的豬草,屋後豬圈裏已經響起了肥豬們饑餓不滿的哼哼。

    還要喂跑山雞,看穆如雲扛著一袋玉米朝屋後走的樣子,周至就估計那雞不會少。

    周至之所以喜歡農村,喜歡農村同學,就是因為他們這種吃苦耐勞勤奮質樸的性格。

    農村的晚飯都吃的很晚,一直到晚上八點,夏日天即將黑盡,粉蒸肉的香味四處飄散的時候,一群醉鬼終於陸續起來了。

    閆霄拿手掌揉著臉,似乎還在回憶中午那段:“我怎麽到床上去的?完全沒有印象呢?”

    “你那是喝到斷片兒了。”

    方文玉看到穆父就討饒:“叔叔,晚上可千萬不能再來了。這中午一頓等於沒吃,多少都倒出來了。”

    穆父笑道:“豆花倒了就倒了,晚上是粉蒸肉,倒了可惜,就隨意吧。”

    隨意的意思就是你多少還得表示一點,完全一點不來那也過不去。

    方文玉隻好苦著臉:“好吧。”

    張辛夷和江舒意也下來了,雖然兩人和何詠梅馮雪珊不太熟,但是跟葉欣是鐵閨蜜,上去就抓住她:“欣欣你太過分了!你害我們失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