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373.第376章 留給巨頭的時間也不多了(2/2)

作者:雅玩居士字數:4348更新時間:2022-03-20 13:14:05

    “根據線報這幾個月滴滴的兩輪車是擴招最多的部門,程維的要求是占據  40%的市場份額,三年做到  50%市場規模。”

    “美團老王也彎道要超車,喊出無論多少個城市,全部加大投入。”

    李南君笑道:“雖然共享單車的教訓讓從業者明白燒錢換規模的方式不可持續,但這招對於巨頭快速開拓市場時依然奏效。”

    廢話,千億美金市值還在乎這個?

    巨頭之戰沒有妥協,隻有生死!

    打發走李南君,沈鋒饒有興趣研究行業報告,預測看看誰能笑到最後?

    運維側哈囉畢竟是老玩家,去年開始按件數向運維師傅支付薪酬。而滴滴美團都是底薪加提成。

    計件製成本高,好處是能夠充分調動師傅的積極性,提高車輛運營效率。但也會增加工作量、加快運維師傅的流失。

    用戶側肯定還是燒錢各種補貼,美團更狠,直接喊出:百天爭行業第一的口號!

    車型居然大部分是有踏板和大坐墊的?

    篤定未來不會遇見天雷降維打擊?

    也能理解老王的焦慮,對巨頭來說,電單車還有生態完善和戰略上的意義。

    滴滴布局電單車是對兩輪出行平台滲透到四輪的一種防禦,現在網約車與短途兩輪用戶大量交叉,重合度高達九成。

    網約車的需求之所以減少,是因為一部分被兩輪車分流了。

    這是一場不能言敗之戰。

    哈囉從兩輪拓展到四輪是非常自然的邏輯,現在它的整體用戶數和滴滴幾乎在同一量級上,也在通過聚合平台提供打車服務。

    如果兩輪失守,對滴滴網約車業務影響巨大!

    美團要的是流量,從而打造它的超級應用。單車小程序停止運營,隻能用美團應用掃碼騎行。

    上個月更是直接強化平台建設,將原  LBS  平台下屬兩輪事業部調整至美團平台,妥妥的戰略大調整。

    最後競爭關鍵還是在於各地政府允許的投入量。

    從三年前的不鼓勵,到去年的放開口子,電單車正式合法化。一二線態度很曖昧,但三線以下可是嗷嗷待哺。

    特別是小城市隻能容納一到兩家共享電單車品牌。如果超額,一是政府不允許,二是難以盈利。

    說白了就是一場看誰更快的閃電戰!

    不用說還是老套路:所謂聯營就是在平台不能準入的城市,找有政府資源或資金的企業合作,平台和合作方  2:8  分成。

    加盟是合作方有政府資源但是不想投錢,平台和合作方  3:7  分成。

    隻要保護費到位,什麽都可以談。

    想到這裏自己更看好哈囉和滴滴,畢竟是出行老本行,跟交通部門熟門熟路。

    共享電單車幾乎與共享單車同時出現,但二者境遇大不同。共享單車一路受資本關注,很快進入無止盡的燒錢,如同煙花燦爛,瞬間歸於平靜。

    共享電單車沒有資本的加速,行業一直是盈利為先、慢慢滲透,反而有更好的未來。

    所以留給巨頭的時間也不多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