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375.第378章 屌絲必須死(1/2)

作者:雅玩居士字數:4162更新時間:2022-03-20 13:14:05

    一邊跑步機跑步,沈鋒一邊思考。這兩年用戶不斷地與免費告別:支付餘額提現收費了,聽周傑倫要買會員了,外賣運費越來越貴了,共享單車漲到2塊了,熱門劇集變成會員專享了,電商會員也賣得越來越好了……

    究竟發生了什麽?

    是用戶付費意願更強了?

    還是互聯網免費邏輯失靈了?

    不得不說,尤其在國內,免費一直是最有效的商業策略。先通過免費東西把人吸引過來,再挑選合適的商品賣給你。

    背後本質是一種交叉補貼:用高毛利產品補貼低毛利產品、用付費產品補貼免費產品,互聯網世界早已成為交叉補貼的大舞台。

    線下專賣店裏,買一送一的黃色價簽,總能留住消費者匆忙的腳步,順便買走非打折品。

    線上電商平台,數不清的優惠券、秒殺、限時優惠,讓人樂在其中,激情購物,也會買走非秒殺商品。

    支付機構,推出各種支付立減活動,通過理財和貸款完成營收閉環……

    說白了免費就是一種營銷策略,平台看中的仍是用戶兜裏的錢,終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當然羊毛出在豬身上也是另辟蹊徑的一條路。

    免費搜索、免費社交、免費看新聞、免費殺毒、免費收發郵件……

    第一代互聯網巨頭誰不是依靠免費策略崛起?

    當然誰也不傻,免費是一種交易,交易的不是貨幣,而是注意力。

    你逛知乎、刷微博、聊微信時,內容免費開放,平台看中的,不再是你兜裏的錢,是你的注意力。

    這個鏈條中,大V生產內容獲得粉絲和收益分成,平台負責運營推廣和廣告招商,廣告主才是最後買單人。

    否則大眾每年一百四十億廣告費砸哪裏去了?

    沈鋒停下來,喝口依雲水,擦擦汗繼續。信息世界裏邊際成本為零,物理世界可沒有零成本,除了空氣和陽光,自然界任何資源都是稀缺的,所以物理世界的產品不可能真正免費。

    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一個先行者,雷布斯的小米閃亮登場。

    把成本價銷售等同於免費!

    開啟一機難求的火爆,創造國產手機追求性價比的先河。甚至相當長一段時間裏,硬件免費、軟件收費變成互聯網賦能製造業的標準邏輯。

    然後是團購的興起,意味著貼錢獲客成為免費思維的新變種,補貼又成為激進版的免費。

    相比注意力經濟裏的免費,O2O領域的補貼更加消耗真金白銀,創業公司耗不起,風險資本愈發不可或缺,話語權越來越強,成為一係列風口大戰中的幕後推手。

    這才是團購是典型的雙邊市場,平台必須同時吸引買家和賣家,這就出現“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經典難題。

    先聚攏買家,才能吸引賣家,可沒有賣家,怎麽吸引買家?

    答案就是燒錢!

    想花錢的人難找,

    想賺錢的人遍地都是。

    巔峰六千多家腥風血雨,能挺過來的都變成小巨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