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464.第四百六四章 女記者和女特種兵 (1更)(2/2)

作者:蕁秣泱泱字數:4270更新時間:2022-03-20 16:40:32

    原本是白紙黑字的劇本上,被喬蓁標記得花花綠綠,每一頁的空白處,都被寫得很滿,可見她對待工作的認真。

    “你理解得沒錯。很多時候,一部優秀的影片,並不是因為故事有多出彩,多新穎,而是因為其中扮演角色的人有多用心,還有整個故事想要表達的內核。”秦亦冰讚同的道。

    喬蓁開玩笑說,“那我現在知道,為什麽各大電影獎項,都會分有最佳故事獎,最佳編劇,最佳男女演員獎了。”

    兩人視線相碰,都會心一笑。

    《火線》這部電影中,那位有著一腔孤勇的女記者,是由秦亦冰扮演。她如今28歲,卻保養得當,即便是飾演24歲的女記者,也沒有任何違和感。

    喬蓁飾演的白秋,就是保護女記者桑嗣音的20歲女特種兵,與她本身的年齡相差不多,會有大量的槍戰戲,動作戲,對於體能是一大考驗。

    不過,這對喬蓁來說,並不算什麽。

    這兩個角色,都有很強的表現力,能不能演好,就靠個人的演技了。

    白秋出生在普通的雙職工家庭,父親一輩子崇拜軍人,卻沒有機會參軍。在他的熏陶下,白秋從小就很向往軍人。就如很多華國家庭一樣,父輩不能完成的心願,總是希望在子孫一輩完成。

    也幸而,白秋並不反感成為一名軍人,所以在高考結束後,就保留大學學籍參了軍,等退伍之後,再返回大學繼續學業。

    但是沒想到,白秋在軍中表現出色,不僅被軍校破格錄取,還成為了一名王牌女特種兵戰士,加入了維和部隊。

    保護桑嗣音,就是她來到維和部隊後的第一個任務。

    桑嗣音與白秋不同,她出生於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大學教授。她的名字,取之於《詩經》中《詩·鄭風·子衿》: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沒有文化的人,還真不知道她這名字的出處。

    這樣的人,從小生長的環境就是自由的,是無畏的,所以她成為了一名記者。

    然而,上班後的記者生涯,與她想象中的不同。她不想每天就是報到一些什麽扶老人過馬路,拾金不昧,夫妻打架,出租車司機搶道與大貨車相撞的新聞。在得知有一個戰地記者名額的時候,她毅然決然的報名了。

    所以,最後她來到了這片戰爭中的土地。

    ……

    旅館的房間中,燈光昏黃,帶著家裏溫馨的感覺。

    喬蓁和秦亦冰把劇本放在一邊,兩人相互討論起彼此的人物起來。通過這種交談,可以互補到角色中一些自己之前不曾留意的細節,把人物塑造得更加的真實。

    到了當地時間快12點的時候,秦亦冰才返回自己的房間休息。

    當晚,喬蓁做了一場夢。

    她夢見在戰火紛飛的畫麵,夢見了白日所見的那些小孩,持槍拚殺在戰火燒得最猛烈的地方,一具具身體,就這麽倒在她麵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