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序

作者:煌煌華夏字數:2230更新時間:2022-03-21 20:05:54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詩仙李白的一首詩,無形中也為這座坐落於江南,大運河之濱的風景之城添了幾筆青墨風雅。 這是福地啊。 南臨長江,東依運河,漕運繁榮,商貿發達。 作為曆來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美譽的揚州,從隋煬帝楊廣大筆一揮,在地圖上劃出了那條所謂功在千秋的漕運生命線之後,揚州便一躍成為了江南屈指可數的重城、要城。 但也是因為這個所謂的重城名頭,為揚州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帶來了長達上千年的痛苦。 兵家必爭之地。 這座在唐天寶盛世年間迅速繁榮壯大的城市,經曆的第一次兵禍便是那席卷大半個神州的黃巢起義,起義軍的兵鋒自西北卷入江南之後,在揚州和大唐王朝展開了殊死搏殺。 揚州城幾番易手,帶來的唯一結果便是讓這座曾經人聲鼎沸,納民五十萬之巨的巨城淪為廢墟,化作鬼都。 而等到五代十國這一特殊的曆史時期,揚州,便也如天下每一個城關那般,卷入了長達五十餘年的諸侯混戰當中。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後周顯德七年,陳橋驛站趙匡胤的黃袍加身,裹挾著曆史浩蕩不可逆的大勢,再一次推動了時代的進步。 揚州,總算是安定了下來。 如同曆史上每一個新生的王朝一般,大宋雖然比不上漢唐這些大一統王朝那般疆域遼闊,但中原富庶之地亦全在中央的統治之下,民生繁榮、國力強盛。 與人而言,飽暖思**,與皇帝而言,安定思開疆。 開國之後安定了幾十年,趙光義坐不住了,每次展開曆史的畫卷,他都想迫不及待的上去揮毫塗抹,將自己的名字永遠的鐫刻進曆史的長河中,更要熠熠生輝,光耀千秋萬世。 他成功了。 成功的將高梁河車神這一名頭留了下來。 不僅沒有把燕雲十六州收複,還一戰將大宋王朝過半的精銳永遠的留在了幽州地界。 於是大宋又一次老實了下來,從高梁河之戰到雍熙北伐,許是一次又一次的失利,又或許是屁股上的傷每逢陰雨天氣都會發痛的原因,趙二終於老實了下來,致死再不敢言北伐事。 時間的長河進入了新的節點,鹹平。 大宋迎來了更鼎盛的新時代,新皇帝趙恒的節稅、開海、通商改革新政,讓大宋王朝煥發了更加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也讓社會的角角落落都繁榮起來。 作為運河第一城的揚州,富裕的速度自然是更快,而高速發展的經濟以及社會繁榮所帶來的舒適會抹平一切曆史留下的痛苦和傷疤。 即使北方的大名府附近,宋遼還在對峙,在醞釀著更為聲勢浩大的新戰爭,但北方的狼煙縱使吹得再遠,也終不可能越過千山萬水,影響到江南的升平歌舞。 這一年,這一天,這一刻。 一個乞丐如千千萬萬為求生活安定從北方南遷的普羅大眾一般湧進了揚州城,沒人會去注意,也沒人需要注意。 誰會去注意一個乞丐呢。 (新書將於明日正式更新,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