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3.第一百一十二章:準備舉事!(2/2)

作者:煌煌華夏字數:4680更新時間:2022-03-21 20:06:34

    打仗好啊,駱永勝太清楚這場仗的結果了。

    從結果來看,宋朝是戰勝方,但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宋朝卻是敗的一塌塗地。

    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劃定邊境,兩國以白溝河為界,意味著趙宋徹底放棄燕雲十六州。

    另歲給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名義是賞賜,但實際上就是賠款。

    而後宋遼結兄弟之盟,宋為兄、遼為弟,後世則以齒論。

    意思就是誰家的皇帝歲數大,誰就是哥哥,小的便是弟弟。

    這裏到還有一個無聊的知識,那便是此次盟約在《宋史真宗紀》中並沒有記載。

    估計是趙恒嫌這個條約有點丟人,沒有讓史官記下,不過《遼史》和《續資治通鑒長編》卻都記載了下來,而趙恒之後的皇帝本紀中,也有記載給予遼國歲幣的行為。

    可以說,除了趙恒這個簽條約的皇帝自己不承認之外,全天下都知道了。

    頗有點掩耳盜鈴,拉屁股蓋臉的意味。

    一紙條約,讓趙宋盡失天下人心,本就是得國不正,又開了中原王朝向蠻夷之邦割地賠款的曆史先河,將漢唐千百年來開創的祖業丟了個一幹二淨,亦使河北之地淪陷異族之手近四百年,直到朱明開國方才光複。

    北人向胡而不向漢。

    這個責任必須趙宋來背,這個汙點,也是永遠無法洗地的。

    別說什麽拿區區一點銀錢換來幾百年太平真值,也別說什麽戰端一開生靈塗炭,搞得好像多心係蒼生百姓一般。

    要如此說,所有的抗侵略戰爭都別打了,直接舉國投降,那一個人都不會死於戰爭。

    學學老鄰居阿三,當奴隸多省心。

    不陣亡於戰爭,必屈死於奴役。

    舉事所需的大義,就快要有了。

    深吸兩口氣,駱永勝壓下翻江倒海的心緒,麵帶笑容舉杯:“那當為朝廷賀,料想此番亦如兩年前莫州大捷那般,以朝廷再建功勳為果。”

    “嗯,區區蠻夷,何堪我天朝敵手。”

    章炎撫髯輕笑,言語間對遼人頗多不屑:“寇相這些日子親坐樞密院,與我等樞密臣工一道研討軍務,商議軍機,隻待陣圖勘定,上呈官家禦覽批準,不日便可發兵伐遼,光複燕雲十六州。”

    趕等你們這群書生商量好怎麽打,遼人的皇帝、太後都帶著軍隊打進來了。

    一個陣圖畫兩年,這樣打仗不敗才怪呢。

    駱永勝腹誹著,卻還是馬屁話不斷,陳禮亦在旁邊附和,隻把章炎說的哈哈大笑,恍惚間,竟已覺自己成了諸葛武侯。

    文能治國,武可安邦。

    一場酒宴喝至大夜方散,一覺睡醒的駱永勝便馬不停蹄趕回洪州,按耐下激動之心於溪穀集召集了所有人。

    駱永捷、侯秉忠、耿百順、侯三、周柏、魏稟坤、孫石,包括成文、成武這些義子幹兒。

    十幾個人坐滿了整間正堂。

    “今日召集諸位來此,隻為了一件事。”

    高居首位的駱永勝端肅神情,鄭重開口:“商議舉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