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384.第三百七十八章:大楚經濟學開創者(下)(1/2)

作者:煌煌華夏字數:5188更新時間:2022-03-21 20:08:13

    大楚國家大禮堂內,回蕩著沈知白的聲音。

    現在的他已經完全說嗨了,哪怕麵對著上千名的官員,依舊侃侃而談,再不見絲毫緊張局促。

    此刻,他就是唯一的主角。

    “既然我們發現了這個規律,那麽這個規律可不可以破解呢?”

    “當然可以!”

    “還以養豬為例子來討論,為什麽我們人多了之後,依舊全國一年隻能養出一百萬頭豬呢,到底是什麽原因限製了我們養殖業的產出。”

    “找出這個原因來。”

    “百姓跟我說,畜生容易生瘟,這就是衛生問題。”

    “飼料不夠,養不活太多的畜生,那就是飼料的生產存在問題。”

    “我們既然發現了問題,那就解決這個問題。”

    “找一批人,專門專項的研究如何來治療豬瘟,增加豬的存活率和產出數量。”

    “再找一批人,專門去搞飼料的生產,擴大飼料的產出數量來達到足夠彌補肉豬生產效率提高所帶來的缺口。”

    “那麽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國家每年生產出來的肉豬越來越多,就解決了因人口增多而導致的豬肉價格上漲問題。”

    “解決了物價,又該怎麽去解決人口增多而帶來的收入減少問題呢?”

    “咱們是怎麽解決豬肉價格上漲的,因為咱們增添了新的人才,這是新的工作崗位啊,新的工作崗位新的職業,就自然有其職業收入。”

    “用工崗位多了,自然就解決了人口增多而帶來的收入減少問題。”

    “這兩件事,是相輔相成的。”

    “一句話,就業崗位的多種性和繁榮發展促進了國家生產效率的提高,而國家生產效率的提高又解決了物價上漲的問題。

    國家一年可以生產兩百萬、三百萬頭豬,而物價依舊維係在之前的水平,那麽國家多出了那麽多的物,是不是變富了?

    非常明確,國家變富了。”

    “我們甚至可以有望在某一天實現,老百姓頓頓都能吃上肉,為什麽,因為生產效率提高了。”

    “豬肉隻是我舉得一個例子,是可以套用在整個國家任何一個生產領域的。”

    “糧食的產出永遠是固定的,一畝地該產多少就產多少,上下的懸殊不會太大,那麽原因是什麽呢。”

    “肥料不夠好?”

    “那咱們就研究好的肥料,開設專門的學習課程乃至專門的農業學院,培養農學生去學習怎麽使糧食擴產。”

    “這也要學那也要學,地誰來種呢?”

    “一個農民一年最多隻能伺候十幾畝地,多了忙不過來。”

    “生產效率似乎無法提高。”

    “因為人會累,耕牛也會累。”

    “這就好比拉弓射箭的士兵會累,但是弩機不會累,它可以源源不斷的發射箭矢。”

    “工具不會累、機械不會累。”

    “那我們可不可以嚐試著去製造一頭永遠不會累的機械打造的牛或者像大炮那般的鐵鑄的牛,鐵牛自己動來耕地。

    永不疲倦的幹著,一天可以耕五十畝、一百畝、甚至一千畝。”

    “我們製造會自行播種的鐵鳥,在天上飛著就完成播種和施肥。”

    “真要是這樣,那一個農民就可以伺候一千畝地、一萬畝地。”

    “多出來的農民去哪呢,去從事這些為了提高生產效率而誕生的新興職業啊。”

    “就業問題得到了解決、生產效率飛速提升,國家的物越來越多,國家富了沒有?”

    “相當富裕啊。”

    “我們現在一年才能存幾千萬石糧食,還要算上路途的損耗。”

    “要是路途沒有損耗,生產效率有大幅增加,咱們一年甚至可能存下幾億石的糧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