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42.第四十二章 漸行漸遠漸生(1/2)

作者:刀一耕字數:5112更新時間:2022-03-23 22:29:39

    夜。

    燈火闌珊。

    一路往市區裏走,一路燈火越發璀璨。

    時而有速度極快的車輛從身邊呼嘯而過。

    慢慢的蹬著自行車,行在這樣的路上,不覺間已經有一種萬事萬物皆浮光掠影,而自己已經看透一切的感慨。

    然而……那是對普通人而言。

    對於一個已經活了一千多年的老家夥而言,他隻感覺自己正在一點一點地融入這個世界,融入這萬丈繁華。

    事實上,他覺得自己最近這半個月過得很好。

    吃飯,睡覺,上課,看書,踢球,騎車,都很好。

    於是別管做什麽事情,臉上都會很容易地就帶上笑容。

    比上輩子閉關清修了幾百年之後的狀態,也不差什麽了。

    漸行漸遠漸漸到了市區,他轉了一個彎之後,已經距離自己的家越來越近了,卻在忽然的某一刻停下車子,猶豫了片刻,灑脫一笑,搖搖頭,調轉方向,往更市區的地方騎了過去。

    入夜之後的宿陽市,不減繁華。

    尤其是老市區最繁華的這一塊地方。

    一路穿過,無須兜轉,道路甚是熟悉,輕易地就拐到老紡織廠家屬院門口——老紡織廠已經快要拆遷了,據說廣東來的一家公司要整體收購,現在應該是正在打嘴巴官司,因為對方顯然不願意承擔那麽多老職工的安置。

    但這個包袱又實在太大,幾千職工,一旦全下崗,他們,以及他們背後的幾千個家庭,好幾萬人,頃刻間就會變成社會不安定因素。

    而市裏現在還無力安置那麽多的下崗工人。

    周萍萍她們一家,已經是見機比較早,比較能夠認清現狀的人了。

    主要也是過去的十年間,無論全國範圍,還是單單宿陽,倒閉的、被收購的廠子,實在是太多了,下崗職工一批又一批,已經有了很多經驗在前頭。

    實話說,這十年裏,有太多不能說的故事。

    袁立陽家裏的話,老一輩的已經瀕臨退休,爸媽這裏,又基本都是硬職業,所以,其實年輕時候那些年,他對此並沒有什麽切膚之痛。親戚裏,舅媽倒是也下崗了,但他挺討厭自己那個舅媽的,所以對於她的下崗,反倒覺得很爽。

    一直到後來,當他自己走出大學,開始參加工作,再到後來跟周萍萍走到一起,聽她講起當年她爸媽齊齊下崗那些年的事情,他才忽然意識到,那些改革的陣痛,是真實的痛在無數像周家這樣的家庭身上的。

    那都是切膚之痛。

    而事實上,據周萍萍後來說,老紡織廠在倒閉、被收購之前的好些年,其實就已經不怎麽發得出工資了。

    許多工人,不得不一邊盼著廠子能起死回生,一邊為了生活,紛紛去尋找自己謀生的渠道。甚至不少年輕的女工,就此……嗯,說多了會和諧。

    總之,最近這些年,很多路邊破舊小屋子裏50塊錢一小時的,三十歲上下,不敢說有一半,約莫也有兩三成,是紡織廠裏下崗的女工。

    而如果袁立陽的記憶沒有出錯的話,周萍萍她媽,應該是去年就進了一家浙江老板開在本地的紡織廠——那家廠子專門做帆布,因為袁立陽印象格外深刻。

    至於周萍萍她爸,則弄了個小吃攤,白天去宿陽師專校門口,晚飯後就回到老家屬院門口,主要是賣雞蛋灌餅和韭菜餅。

    據周萍萍說,就因為去師專門口賣小吃,她爸還被一幫小流氓打過一頓,後來按月交保護費,才被允許在那裏賣。

    一直到幾年之後,她爸終於開了一家小店,她媽也辭了工過去一起幹,生意還算不錯,日子才漸漸好轉,等到袁立陽跟周萍萍討論結婚,想買房的時候,她爸媽甚至已經能掏出幾十萬來讚助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