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6.第二十六章 虎口得脫謀臣獻策(3/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6914更新時間:2022-03-24 10:15:11

    張久年說到此處,稍作停頓,徐真已然聽出言外之意,既有延遲,則將契苾騎兵全數斬殺,消息無法傳遞回去,連環計自然被當眾斬斷,然而莫說契苾騎兵已逃,就算能追得上,徐真也不可能做得如此惡事。

    見得徐真微微動容,張久年繼而言道:“某之一策,當化被動為主動,逆流而行,迎頭直上,即可護送貴人回營,反而控訴有人私放慕容驍,陷害貴人與李德獎兄弟,後者心係大局,追索逃犯,卻被契苾部騎兵莫名追殺,請上頭徹查內幕,不過對方既有意而為之,此策未免自投羅網,乃下下之策,唯一好處就是能夠避免被暗殺於野外。”

    “其二,此連環毒計乃因慕容驍而起,隻要抓回慕容驍,一切真相自然大白於眾,但草原遼闊,想抓捕土著慕容驍,實乃大海撈針,若不幸遭遇慕容部主力,難免惡戰損傷,此乃中策是也。”

    “某之上策,乃以不變應萬變之舉,任他疾風勁雨,吾自泰然處之,契苾部退敗,必有後援,吾等自當守株待兔,出其不意掩其不備,來一個傷一個,來兩個傷一雙,隻俘虜而不殺死,將事情鬧得越大越好,隻要能夠引起關注,就不怕再有人暗中作祟陷害,無法將敵人從陰影之中揪出來,那就讓自己暴曬在烈日之下,讓一切陰謀詭計無法近得己身,可謂釜底抽薪之良策!”

    張久年臉色微紅,顯是初次為主公出謀劃策,心中難免多了些許期待與興奮,徐真聞得上中下三策,心中暗自揣度,已然有了主見,當即命人收拾殘局,將契苾部亡者好生安葬,在墳前立下軍旗,又令柔然騎士四處巡弋,尋找適合安落之處不提。

    李明達見得徐真指揮有序,氣度不凡,暗中撫摸腰間連弩,適才被一路追擊,她竟然嚇得連一根弩箭都發射不出,心中羞愧難當,見得遊弩手與李德獎身上負傷,更是心有憤懣,既是對仇敵之恨,又是對自己的不爭之怒。

    徐真結束安排調度之後,與凱薩並轡而來,朝李明達問道:“丫頭,我想讓凱薩貼身保護你,你願意麽?”

    李明達心頭一緊,當初就是摩崖和凱薩設計將其偷出了長安,如今形勢逆轉,居然讓凱薩來充當貼身護衛,實在讓人於心不安,她直視著徐真的眸子,堅定地搖了搖頭,此時此刻,除了徐真,她是誰都信不過了。

    徐真回頭掃了凱薩一眼,後者麵無表情,他也隻能赧然一笑,將此事揭過。

    他替李明達正了正頭盔,這才嚴肅地朝李德獎說道:“現在,咱們該好好想一想慕容驍的去向了。”

    (注1:古族名。  敕勒(鐵勒)諸部之一,隋唐時居焉耆西北。貞觀六年(公元632年)歸唐。徙甘涼間。後北徙烏特勤山(今杭愛山東支)。《新唐書·回鶻傳下》:“契苾亦曰契苾羽,在焉耆西北鷹娑川,多覽葛之南。”)

    (注2:契苾何力(?-677年),突厥人,祖與父都為可汗。“契苾”是他所屬部落的名稱,而“何力”則是他的名字。貞觀六年,他與母親率領本部一千餘眾內屬歸唐,吐穀渾之戰、征伐高昌、龜茲、平西突厥、征高句麗等戰皆立下大功,去世後,高宗追賜輔國大將軍、並州大都督,遷封涼國公陪葬昭陵。)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