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六十三章 國號之議(上)(2/2)

作者:渤海郡公字數:5350更新時間:2023-01-03 02:00:56

    救民軍自成立以來,大小戰事不斷,雖然每次損失不算太大,但是累積起來的傷殘人士依然是非常多的。

    他們本身就在地方訓練民兵,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礪,總歸有一些表現優異的者。

    如今青州府的官員們被救民軍壓得抬不起頭來,楚行自然進一步推廣他們,讓他們去各鄉擔任武職。

    雖然很多人都受過傷,但是他們所率領的鄉勇,足夠震懾一般的強盜了。

    在處理完地方問題之後,賽八仙和劉青山他們這些文武大員,就變得異常興奮了。

    一個個每天走路帶風,見人都是一副笑臉。

    因為在會議上,楚行正式下王詔,命令文武大臣商議出一個國號,以及詳細的爵位體係出來。

    這兩件事情,是這次會議上,所有人最為關心的內容,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再也不是什麽山賊組織,他們有屬於自己的國家了。

    而有了國家,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有爵位了。

    相比其他人,賽八仙、寇烈、趙汝才這些文官早就私下裏討論過何時建國立號這個問題了,對此大家早就有所準備。

    其實在救民軍征戰過程之中,不少文官體係的文官,也對楚行說過這件事情。

    如今楚行下旨,要文武大臣們商議出個章程來,其實就是讓文官商議個章程來,武將大多數都是粗人,又沒有什麽文化,指著他們能搞出什麽來?

    次日,在召開會議室,賽八仙就將大家商議的國號和爵位體係遞交上來。

    楚行看了一眼,首先是國號問題。

    因為救民軍在山東起家,國號大多數來自於地名,山東在春秋時期,稱齊魯大地,而薑姓分出來的姓氏很多,楚行完全可以偽造一個家譜,說他是薑子牙的後人,定國號為齊。

    第二個,則是楚,楚姓來源於羋姓,楚行可以攀附一番,說自己是楚王的後人,複國為大楚。

    此外,趙汝才說當初元末明初,曾經有一支起義軍力量,換做紅巾軍,他們建立了一個國家叫宋,他們的軍隊也叫做香軍,是現下非常流行的紅巾軍的前輩,當初的宋的結束,也是朱元璋淹死韓林兒開始的,我們這叫替韓林兒,替大宋報仇,所以我們可以以複國之名,打出大宋的旗號,順帶便可以收攏各地白蓮教的教眾。

    再有便是救民軍,既然是解救人民大眾,不如便叫做民朝。

    楚行其實挺鍾意民朝這個稱呼的,但是現在人一般喜歡在國家麵前稱呼,我們大什麽什麽。

    楚行一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使者,跟一群紅毛鬼大呼一聲,我們大民國。

    他就覺得會很別扭。

    最可惡的當屬寇烈,這廝竟然建議救民軍立國號大清,楚行倒是不虞寇烈是穿越者,他沒見過混的比自己還慘的穿越者,他隻是好奇,他怎麽相處那麽個奇葩的名字。

    隻見寇烈搖頭晃腦的解釋道。

    大王,開國立號,還是要遵循五行學說一些為好,大明以明為號,皇帝姓朱。

    淮南子說,朱雀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執衡而治夏;其神為熒惑,其獸朱鳥,其音徵,其日丙丁。

    而大明以江南立國,南屬火,而我們位於北方,北方屬坎,五行屬水,所以我們想要滅明,最好跟水沾點關係。

    臣翻閱古典,發現這個清就很不錯,如今詩經有雲,會朝清明”,《禮記》中有“清明在躬”,《管子》有“鏡大清者,視乎大明,聖人都覺得,清在明前麵。

    而清有清掃之意,咱們想要消滅大明,不就是應該清掃掉大明嗎?

    。您提供大神渤海郡公的明末大寨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