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六十九章 集體捂蓋子(2/2)

作者:渤海郡公字數:5414更新時間:2023-01-03 02:00:58

    所以他們同時還給武之文說:“如若要製救民軍火銃之利,無他也,唯有我官兵配屬更多,更好的火銃,甭管是單兵用的手銃,還是說支援作戰的火炮等等都需要,而且還直接言明,如能有邊軍和沿海軍隊大量使用的佛郎機炮,定能壓下救民軍的火銃之利,通過炮轟重創救民軍!”

    不得不說,雖然這隻是他們的自保之策,但是不得不說提出這個說法的明軍將領還是有點見識的。

    打不過怎麽辦?那就裝備比救民軍更多,更好的火器啊。

    他們可是大明王朝,區區火槍和火炮算個屁啊,那麽多的火槍一時半會沒有,但是火炮明軍卻是有很多的,軍中各種虎蹲炮和弗朗機火炮一大堆,還有威力巨大的紅衣大炮。

    戰敗後的明軍將領們以種種理由誇大了救民軍的強大,並且是提出了若幹克製的辦法,這倒也是讓武之文一時沒有去追究他們的戰敗責任。

    同時武之文也是不會傻乎乎的把巨洋河之敗通報到上麵去,而是采取了采取了春秋筆法,說近期青州府的數百衛所兵並青壯民夫若幹前往石橋鎮剿匪,然賊軍狡猾,竟在官軍渡江時襲擊官軍,官兵沉著冷靜應戰,並斬殺賊軍百人之多,然戰亂之中,救民軍以詭異火器驚嚇軍中青壯民夫,以至於那些青壯民夫驚慌失措,以至於衝亂了官兵的陣型,為了保全青壯民夫的安全,加之陣型已亂,官兵主動掩護青壯民夫退卻,不過退卻之中,為了掩護更多手無寸鐵的民夫撤離,以至於官軍略有損失。

    他沒有說派了多少人去,更加沒有提此戰損失了上萬人!

    因為武之文用春秋筆法,把所有的募兵和青壯都抹去了,畢竟參加薛家橋之戰的正規局雖然多,但是他們吃空餉嚴重,他們有的是辦法去糊弄上麵。

    那些募兵?不好意思,他們的實際身份還就是青壯而已!

    而既然是青壯民夫,自然是不能算入官兵裏頭的,同樣因為民夫手無寸鐵,遭到賊軍襲擊而略有損失,完全也是可以接受的。

    到了最後,上萬人的慘敗,武之文隻當成了一場彷佛無關緊要的小敗呈遞了上去!

    武之文把那高達數千人的募兵當成普通民夫,這還真不能挑他的毛病!因為這些募兵的身份本來就隻是青壯而已。

    上頭的人看到他的報告文書,腦海裏就是會浮現三五百明軍在渡江的時候遭到大量膽大包天的賊軍襲擊,將士們力戰抗敵,然青壯民夫懼死,衝亂了明軍自己的隊形,最後為了保全實力以待日後剿賊的緣故,明軍主動選擇了暫避鋒芒。

    這對於上頭的那些大佬們來說,不過是一個芝麻大點的事而已,這種事寫到奏折上報到京師那邊,都沒會人正眼瞧一眼。

    當然了,如果武之文傻乎乎的說自個派了上萬人的大軍,但是卻被區區一個鄉野愚民率領的匪徒擊敗了,而且幾乎全部損失了,那麽就不是小事,而是會變成承報到崇禎皇帝案桌上的事了。

    但武之文要是這麽幹的話,第一個倒黴都不是楚行這個造反頭子,而是武之文,其次是葉文豪,再過來是青州府的一大票官員,甚至都有可能連累省城裏的巡撫大人都得背上一個失察之罪。

    最後,倒黴的才是大乾王朝以及楚行,而且這還得是明軍派遣大軍來攻,並且擊敗大乾救民軍的前提下。

    而按照山東地區的這些地方明軍的戰鬥力,不派出個數萬大軍,還真奈何不了大乾救民軍,更不要說擴軍並訓練完畢,而且武備齊全後的大乾救民軍了。

    。您提供大神渤海郡公的明末大寨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