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七十二章 反對派的聲音(2/3)

作者:渤海郡公字數:5684更新時間:2023-01-03 02:01:00

    趙汝才這才稍微緩和了一下臉色,楚行繼續說道:“適才愛卿說,對於咱們的稅務法典,那些老百姓,中小地主很是歡迎,然而大地主,世家卻極力反對,甚至連商人也不滿意,是這樣嗎?”

    趙汝才這才說道:“的確如此,臣等遵循大王旨意,搞攤丁入畝,在稅務法典裏,專門提到了,要對田畝稅與丁稅等雜稅統一,將地丁銀納入到土地之中,這個政策對於生活困苦的人來說,甚至小地主,富裕一些的農戶來說,都是極其受歡迎的。”

    “各種雜稅一並取消,將繁雜的稅種一起合並到土地之中,看似田稅在增加,但是百姓也會算賬,他們實際負擔並沒有增加,而且我們救民軍采取了相對靈活的征收政策,糧食、棉花、布匹都可以用來繳稅,甚至銀兩也可以。”

    楚行學過曆史,知道曆史上有一個黃宗羲定律,大體意思就是,曆史上的稅費改革不止一次,但每次稅費改革後,由於當時社會政治環境的局限性,農民負擔在下降一段時間後又漲到一個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

    所以楚行知道,大明的稅製到底有多恐怖。

    自然而然的,楚行在尋找一個相對於比較簡單,而且不必再未來,多行變化的稅費製度。33小說網

    那麽相對來說,後世出現的攤丁入畝,則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楚行倒是想直接不收農稅,但那在封建王朝,生產力極其落後的情況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這個搞,對楚行來說,還有一個極大的好處,他不僅僅是老百姓受益,他也受益匪淺。

    因為總體來說,明朝是一個財政製度極其崩壞的朝代,大明朝在朱元璋時期,稅收政策相對比較優惠,老百姓日子也比較不錯。

    但是曆經這麽帶君主之後,再朝中一眾大人們的努力下,大明有了數不清的雜稅,最關鍵的是,這個錢不會進入到朝廷的口袋中去,因為朝廷的財政一直是非常差勁的。

    那麽錢去哪裏了呢?

    錢去了地方的口袋裏去了。

    這些雜稅一大部分,被各級官員中飽私囊,用來維持龐大的官僚體係的運轉以及官員一大家子的體麵。

    另外一小部分用來當地官府的正常運轉。

    這也就是為什麽,葉文豪,武之文他們有錢,而官府窮的叮當亂響的原因。

    因為衙門隻是這些官員們撈錢的工具,至於朝廷的未來如何,他們並不如如何上心。

    所以楚行如果不對現狀進行改變,那就相當於用一個小號的大明去攻打一個大號的大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