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二十一章 見工部尚書(2/3)

作者:渤海郡公字數:6946更新時間:2023-01-03 02:01:59

    此人之前工部負責軍械生產的郎中。

    此人加入大乾時間不算太長,跟很多元老壓根就沒法比,但是工作能力極其出色,前不久剛剛晉升為工部侍郎,這一次又得到了提拔。

    楚行對其兢兢業業的心態也頗為欣賞。

    半個月前,楚行將原工部第三代尚書王勤亮,調任大乾新成立的科研部門,擔任大乾科研院院長。

    大乾的各部寺的人事調整非常頻繁,尤其是工部,他是大乾能否持續對外作戰的心髒部門。

    可在工部擔任高級職務的,大多數都是些勞苦功高,且年歲比較大的老匠戶,他們的個人經驗確實沒得挑。

    在大乾的成長過程中,他們雖然沒有親臨第一線,去拚殺流血,但是即便是楚行,也不能否認他們為大乾立下的汗馬功勞。

    對待這些人的安排,楚行一項是比較慎重,擔心寒了他們這些基石的心。

    但是這些老一輩,在當官上,卻並不如何優秀。

    在起義之初,大乾人才匱乏,確實很多時候沒有機會做挑選,往往是誰用著好用,誰敢上就讓誰上。

    甚至很多人,都處於心不甘情不願,就被楚行點了名。

    但是實際上,很多人做到了侍郎,也是大字不識一個。

    而早期的大乾也不太需要他們識字,他們隻需要安排好生產製造武器就可以了,其他輔助工作,自然有文職人員幫襯。

    但隨著大乾的發展壯大,各部門逐漸完善。

    如今內閣的各部門乃至其他機構裏的高官,基本上已經是找不到不識字的人了,好些人還都是有著秀才甚至舉人功名的正式讀書人。

    同時工部尚書的任務也是從剛開始的打鐵造槍,變成了要處理諸多公務的人,別的不說,大乾大小一百餘座作坊,管理起來,就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此外還要對接繁多的新政,保證以工代訓和士紳分割土地後的作坊對接工作,這都是一個非常繁雜的任務。

    很久之前,工部的實際事務都已經是周海波開始負責了,老尚書不過是掛了個尚書的名頭而已。

    如今趁著大乾研究院的成立,楚行也是順勢把他調過去當個院長,把周海波這個幹實事的人提拔起來當尚書了。

    作為工部的實際負責人,周海波對工部的情況自然是熟悉無比的,張口就是說出了如今工部的諸多作坊和雇工的數量。

    並且還是一一說著每一座作坊的情況!

    聽著他的訴說,楚行對目前工部的下屬諸多作坊也是有了一個新的了解!

    如今公布下屬的八十餘座作坊裏,大部分都是集中在青州府城裏,而臨朐縣那邊除了上半年臨時建立的幾座作坊外,後續就沒有新建過大規模的作坊了。

    而這麽作坊裏,規模最大的乃是位於青州府城內的火槍作坊,這座火槍作坊,在經曆了初期的發展,以及後續的拆分,目前擁有工匠以及工人超過三千人,月產量能夠達到兩千多支火槍呢,而臨朐縣那邊的火槍作坊,如今月產量不過百餘支,基本上可以忽視。

    而東鎮廟那邊的作坊,早已經是搬出山來了,工匠大多都是分配到了青州府城這邊來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